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4170 | 回復:1 發帖

圣经的主要概念(第三课 罪--一种疾病…)

第三课  罪--一种疾病:它的病症及医治方法



人不一定需要活了很久才发觉“人”大有问题,有些不幸的儿童很早就发现了。当父母(原本是应该关怀和爱护自己的人)不合理对待他们、向他们发脾气和虐待他们时,他们便知道人是有问题的。这些儿童后来更发觉,不但他们的父母和家庭有问题。事实上,问题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在每个人身上发生。

历史显示,这个“问题”普遍存于所有世代、国家的人际关系里。直到今天,尽管每一门科学和技术都有重大、造福人类的发展,但这个问题仍严重地存在不合理的行为内。如果国家之间能够彼此信任和合作,而不是竞相争取发展地球资源的话,他们可以将世界变成天堂,沙漠也可以出产。贫穷、饥荒和传染病可以除去,所有人的福利和寿命都可以增加。可是国家之间不会也不能互相信任,因此,汪洋大海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发展更先进、具毁灭的武器上。

然而,非但国家有如此不合理的行为,我们也是一样。尽管我们立志行善、打算行善,但我们迟早都得承认,正如保罗在多个世纪以前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罗马书7:19)。

我们究竟出现什么问题?这是什么普世疾病,传染到每个人?古希腊悲剧作家伊卡路斯(Aeschylus)、索乎高斯(Sophocles)和优利皮得斯(Euripides)研究这问题的症状,并致力找出原因。古代和现代的哲学家都在研究这事,还有文坛巨匠杜基托也夫斯基(Dostoyevsky)、托尔斯泰(Tolstoy)和索忍尼辛(Solzhenitzin)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所活在的世界,除非我们实际地面对这疾病。圣经肯定而喜乐地强调,我们可以在它里面找到持续不断和日益有效的疗法;圣经称这疗法为“救恩”。不过,除非我们先明白圣经对这疾病所用的术语,否则不能掌握救恩的意思和救恩的运作方法。

圣经的单词是“罪”。为了帮助我们明白,让我们用身体的疾病作比喻。医疗人员必须分清楚症状、疾病本身和疾病的根源。如果要把病治好,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用的;除非我们可以把病根除掉,否则,没有痊愈的希望。

例如,黄疸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体内机能出问题后外显的症状,如:胆石或肝癌等。很明显,单试把黄疸除掉而不对付病症的根源是没有用的。

罪的症状

新约给我们清单,不同的罪有不同的症状,也向这些症状发出严重的警告。以下是其中一张清单:“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拉太书5:19-21)

还有一张记录病入膏肓时的可怕症状:

“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3:10-18)

当然,这些清单不是说所有人都患有全部病症,或者各人患上同样严重的病症。但另一方面,新约坚持说每个人都患有其中某些症状,因为这是一种普世性的疾病。

那么,有些症状比较普及化。其中一种是道德软弱。“因为我们还软弱的时候……”(罗马书5:6)。

我们可以用负责钉死耶稣的罗马巡抚彼拉多作例子(马太福音27:11-26;路加福音23:1-25;约翰福音18:28-19:16)。你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他也算是软弱的人。他是一个官阶很高的军人,是犹大罗马军队的指挥;他也是国家执行法律政令的人。

从外表看来,彼拉多就像一条外表粗壮、坚固的梁木一样,但内里却被白蚁侵蚀,当你稍加压力时便站立不住。

当他私下和耶稣交谈时,他感觉到神是真实的,也知道把无罪的神的儿子钉十字架是一项极严重的罪,他即决定秉公办理,要释放耶稣(约翰福音19:8-12)。但当他在群众当中,看到怒气冲冲的群众及受到领袖们的威胁,与恐吓要在罗马皇帝面前诽谤他时,他就妥协了。虽然他知道所做的事是一项违反公正的刑事罪行,但惧怕毁灭了他的抵抗力,他因惧怕而将耶稣判处十字架死刑。

这事件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曾经也因惧怕说真话所带来的后果而撒谎?我们是否曾经也因害怕面对群众压力,而随从所属的团体一意孤行的决定而违背真理?

另一种罪的普遍症状是“不敬虔”:

“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犯罪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弒父母和杀人的,行淫和亲男色的,抢人口和说谎话的,并起假誓的,或是为别样敌正道的事设立的。这是照着可称颂之神交托我荣耀福音说的。”(提摩太前书1:9-11)

“不虔诚”的希腊原文意思译作“不尊敬或虔诚的人”。他们不敬虔的对象首先就是神。不单这样,人是照神的形像造的,当人对创造主不虔不敬时,他们开始蔑视祂所造的人的价值。他们不尊重人圣洁、尊贵的身体(不论是自己或别人的身体),因而产生许多丑陋的罪行:淫乱、滥用酒精和毒品;这些都伤害和侵蚀人的身体与心灵。他们失去了对纯正真理的尊重,因而生出各种各样的谎言、欺诈和失信。最后,他们也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因而生出无穷无尽的暴力罪行。

另一个症状是“与神隔绝和与神为敌”:

“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与神为敌)。”(罗马书8:8)
“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歌罗西书1:21)
在这个世纪,这些症状俯拾皆是,数不胜数。很多国家的政府运用权力,企图有系统地除掉所有基督信仰和神。然而,与神为敌不是旗帜鲜明的无神论者的专利,有时,甚至外表敬虔的人心里其实是与神为敌的。基督的使徒─保罗,一直都十分敬虔,但他皈信之前是耶稣基督的死敌(提摩太前书1:12-17)。

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有反叛神的倾向。当神在圣经里命令我们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时,祂的命令往往搅动了我们心里的反感,令我们想做违背神的命令的事情。使徒保罗引用了他个人的经验(罗马书7:5、7-9)。多年来,保罗不大留意神说“不可起贪心”的诫命。但后来,神要他面对这个问题;保罗发觉这条诫命在他心里搅动了各种各样的贪念,无论他如何努力挣扎,也不能自制;更严重的是,他发觉在心底深处,他根本不想去控制自己的私欲。

当然,这种与神为敌的原始心态,不一定经常以明显敌挡神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大多时候都会以漠不关心的姿态出现。

如果有人说:“我对音乐或艺术实在没有兴趣”,我们会觉得很可惜,但我们不会难过,因为这只是品味的问题。但如果一个女人说:“我对我丈夫实在没有兴趣”,这就是一出悲剧,因为很明显,她与丈夫隔离了,爱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有人说:“我对神实在没有兴趣”,这就是一件惨绝人寰的事。我们所以能存在也是因为神。对神没有兴趣就是最明显不过的症状;在不知不觉间,人与神严重隔离了。

这是其中的症状,但病的根源是我们渴望离开神而独立。

离神独立─渴望离开我们的创造主:根据圣经(创世记3章),人类犯下的第一项罪行,不是像谋杀或淫乱的可怖罪行。亚当和夏娃被魔鬼引诱,要离开神而独立,自己决定何谓善恶的时候,他们就犯了第一项罪。他们幻想自己能成为神,所以他们便吃了禁果。他们这样做便立刻与神隔离,罪恶及羞耻感令他们想要逃走和躲避神,因他们觉得神与他们为敌。我们都重蹈覆辙,如他们般悖逆和要独立。这是一种无真理的生活。我们并非由自己所创造,我们是神的受造物。与神隔离和独立于神之外,违反了我们存在的基本法规。

因此,新约说“罪就是违背律法”:

“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翰壹书3:4)

现在,我们知道藐视创造主的自然定律(例如电流定律),可能会令我们遇到危险。假如一个人买了电水壶,但完全不理会制造商的指示,却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将电线驳上,结果触电而死。我们称他为傻瓜,因他不理会制造商的指示,也不理会电流的定律。同样,忽视和违背创造主的道德和属灵定律,必会导致道德和属灵上的灾祸。这是所有罪里众多症状的根源。

令人兴奋的是,根据圣经,这病可以治愈的。“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因为,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提摩太前书1:15;约翰福音3:17)。因此,我们会在以后的篇章中,研究新约用以形容这个救恩和救恩运作方法的单词。

不过,我们应立刻注意两件事。很多人以为得救的途径就是靠自己努力,从生命中除掉罪的症状。这种做法本是好的,但它不可以拯救我们。你也许可以将苹果树上的苹果都摘下来,但它仍是一颗苹果树,这是它的内在本质。所以,就算我们可以除去所有罪的病症,但我们内里仍有罪的本质。新约圣经说,这不是我们的错,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从始祖亚当身上遗传了一种堕落的本性,但同样,如果我们愿意,也可以借着基督,得着祂那不致堕落和圣洁的生命,这是过讨神喜悦的生活不可或缺的本性。“因一人(阿当)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基督)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马书5:19)。

第二件事是:当我们仍是罪人的时候,神就爱我们。这就是神的救恩为什么如此实际和有效的秘诀。我们不需要先在神面前改进自己,神愿意接纳我们,在我们里面开始祂伟大的救恩工作。祂爱我们,愿意接纳我们的本相。这是罗马书5:6-11的论点;任何重视罪的问题的人,都应该认真仔细地研读这段经文。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耶稣的担当

读经:太8:1 - 17 马太福音里的这段经文,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三件神迹,耶稣的目的是要担当人的忧患和疾病。保罗曾经在加拉太书教导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