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17829 | 回復:30 發帖
(17)难舍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可十29至30)

有位弟兄在生意正如日方中时,听到神的呼召,说:「我赐福你的生意,是要叫你无后顾之忧地服事我。」他立时顺服,毅然将他在当地称为龙头事业的生意结束,全时间事奉神。他将自己的厂房及一个单位出租,租金足够维持全家的生活,他没有拿教会分毫,就是这样完全的摆上。

耶稣曾说,有钱人进天国是难的,因为越富有的人,就越难放下。记得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位牧师问一个信徒:「若你有两栋房子,你愿意奉献一栋给神吗?」信徒答:「愿意!」牧师再问:「若你有两辆车子,你愿意奉献一辆给神吗?」信徒答:「我愿意!」最后牧师问:「若你有两双鞋,你愿意奉献一双给神吗?」信徒答:「不!」牧师问为甚么,他说:「我没有两栋房子,也没有两辆车子,鞋却有两双。」是的,口说奉献十分容易;但真要摆上,就舍不得。这是不是我们的光景?

作者:林丽珍


TOP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29 00:47 編輯

(16)不要计较

爱是……不计算人的恶。(林前十三5)

人有一个本性,就是会计较他人长短、个人恩怨、自己得失。别人一句不顺耳的话、一件事不对头、一个眼色不好看,都会成为我们计较的理由。即使是信了主,同工之间配搭事奉时也会因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不一致而产生矛盾、纷争,甚至在言语和态度上彼此伤害。

我们已经是被神宽恕的人,神既已免去我们所欠的一千万两银子,难道我们非要抓住欠十两银子的人不放吗(参太十八)?神不但赦免我们,也要求我们有一个「以德报怨」的心胸。祂在圣经中给了我们很多教导的实例,如亚伯拉罕不计较无理争地的侄儿;约瑟不计较暗算他的哥哥们。

主耶稣在世上时,曾要求门徒,饶恕人不光是七次,而是要做到七十个七次。换句话,就是凡事包容,恒久忍耐,因为爱是永无止息。祂自己在十字架上还求父神宽恕杀祂的刽子手们。在这个世上,谁比主耶稣忍受的羞辱和不公正还大还多呢?祂为爱我们舍弃了一切,甚至生命。当然,我们要做到以善胜恶并不容易,靠自己实在是难上加难;只有天天仰望主,不断从祂那里支取力量,从一件件小事上操练自己。


作者:钱志群

TOP

(15)吃亏是福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十三9)

曾有长辈亲戚说过一句话:吃亏是福。对此我曾不以为然。信主后,从圣经上却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亚伯拉罕的所作所为。他一直照顾侄儿罗得,侄儿后来却要与他争地,他从辈份和恩情来说,都可以不让;但他没有,宁可吃亏、让步,让不孝侄儿选走肥土沃地,唯愿平息牧场之争。

在人看来,亚伯拉罕真傻,吃了大亏;然而,神是鉴察人心肠肺腑的,知道亚伯拉罕所存的敬虔之心,于是对尚没有儿子的他许诺:「从你所在的地方,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创十三14至15)神兑现了祂的许诺。

人都是世上客旅,寄居一生,如果为名为利,实在是计较不完,也会带来很多劳苦愁烦,就是一家人之间都不愿吃亏,彼此也会有芥蒂争吵。如果我们能仰望主,靠着主加添力量,以善胜恶,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因神是掌管万有、鉴察人心的,是福份的源头。祂永远有主权,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作者:钱志群

TOP

(14)不忘孝顺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4)

这句话神在圣经中强调了四次,一次是在人堕落前,三次是在人堕落后。信主前,我误以为人一结婚就要搬离父母,不再听父母的唠叨,不再受他们的管教。其实不是。这话虽然强调的是婚姻的神圣和亲密,但不是说一定要与父母分开过日子。离开,只是说在心理上应该独立,并让配偶在自己的生命中占有应有的地位。至于与父母分不分开,不能一概而论,而是看哪种方式,能将对父母的孝心与对配偶的爱心更好地结合。

挪亚一家八口出方舟后仍与父母同住(参创九20至27),后来分开,是家族膨胀变大的必须。亚伯拉罕娶妻后,离开吾珥时,仍跟父亲他拉在一起,离开哈兰时才离开父亲进迦南(参十一29至31)。艾萨克娶妻后没有离开父亲亚伯拉罕(参创廿四章)。以扫娶妻后也没离开艾萨克(参廿七46)。

总之,成婚之后不可以疏远父母。「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提前五4)

作者:钱志群

TOP

(13)父母的角色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弗六4)

「不要惹儿女的气」就是表示儿女们有独立的人格,作父母的需要尊重。圣经告诉我们儿女也本有上帝的形像,我们不可随意伤害一个有上帝形像的人的自尊心。

保罗时代的罗马制度,作父亲的对儿女有绝对的权力,他们可以用铁链将儿女锁起来,拉到田间作工;也可以将儿女当奴隶卖掉,甚至可以对儿女用刑至死。婴孩生下来先得放在父亲脚前,若是父亲将婴孩举起,表示承认并愿意抚养;若转脸不顾而去,婴孩就得成为弃婴。残障的孩子没有生存的权利,杀婴与杀牲畜一样。明白这样的背景,再看这一节经文,就不得不承认神话语的宝贝。

一知名画家被问到是如何成为画家的,他说,小时曾被托照顾妹妹,妈妈回家时发现家里乱七八糟,瓶瓶罐罐都染了色。母亲问起,他说是在画妹妹。这位母亲不但没有生气,反抱起他说:「哇,你画得很好!又画得这么多,真是了不起!」如此一来,就将他的天赋发掘出来。

儿女是上帝交托给我们的产业,我们有责任加以照顾、培育,不能作一个暴君。求主帮助天下每一位作父母的,当孩子犯错时我们懂得用耶稣的眼光来看,来处理。

作者:姜武城

TOP

(12)要孝敬父母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至3)

圣经说要孝敬父母……,这对在反抗、分裂、悖逆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来说,真是当头棒喝。父母是我们进入世界接触最早的人,也是我们最早的人际关系。若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怎能同别人的关系搞得好?现在的父母大部分都不需靠儿女养老,尽管如此,仍然不要忘了教养孩子要孝敬父母。乌鸦都懂得反哺,更何况人呢?

曾有记者问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低音玛丽安安德生:「妳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是甚么?」指挥家杜斯卡尼曾赞誉她美妙的声音是一个世纪只能找到一个。1995年,她是第一位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的黑人。她的自传My Lord, What a Morning成为最畅销的书籍。在她显赫的事业中,曾好几次接受世界各国颁给她的勋章,她的家乡也颁给她奖杯,感谢她对本乡的贡献等等。但甚么是她最难忘的事?她平静地回答:「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刻,是当我回家告诉妈妈,妳从此不用再替人洗衣服了。」

是的,能把握现今的机会向父母略尽孝心,的确是一件最值得感恩的事!

作者:姜武城

TOP

(11)静候神的作为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一廿七1)

急功近利,差强人意,使许多人的努力不但得不到成功,更得不到幸福。让我们相信,神给每个人都立定了最美好的计划,并且正在调度万事,让祂的计划在我们身上实现;但我们要有一颗顺服的心,配合祂的工作。

经常有人问:「相信神,是不是甚么都不做?」生活的本质不在我做,也不在我不做,而是在配合神手的作为。人当明白,神的作为是我们得福的前提;叫人愚昧的,是我们心底的骄傲和私欲。克服私欲,人就聪明得多,因为私欲叫人迷惑,看不见神的作为。

作者:尤里

TOP

(10)忙与闲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传三1至3)

人就是这样,忙不得,也闲不得。忙时巴不得把所有的事一下子做完,好早享清福,所以,巴不得孩子明天就长大,巴不得装修明天就完工,巴不得……;可一旦清闲下来才发现,闲暇的日子也不容易打发,所以,又拼命找事来充实生活。其实,忙有时,闲也有时,「天下万务都有定时」。忙时要提醒自己,这些事务本身就是生活,不妨享受它的过程,不要把盼望放在闲时。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再厌恶手上的琐事,反而享受它。

闲的日子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几年前我刚回国,头几个月里甚么事也没有,那时我才明白,空闲对一个需要成就感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煎熬。闲时最大的诱惑,是让自己忙。但有一天,我从健身馆出来,赫然看见对面墙上写的四个字「贤者能闲」。彷佛是主对我说:「我叫你坐着不动就不动,也是顺服。」「贤」就是知道自己的位置,静候祂的调动。时候到了,自然会忙起来。清闲,是要极大的德性,忙、闲都考验人。

作者:尤里

TOP

(9)忙与静

疲乏的,祂赐能力;软弱的,祂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四十29至31)

从前我上班的时候,有一阵子办公室里特别忙乱,又遇上一位疯狂的经理,日子更不好过了。怎么办?主给我提醒:「手忙人不忙;事乱心不乱。」上司把任务交下来,既然事在必行,我就不抵挡,不反抗,不抱怨。手虽忙碌,心却安静。正是因为手忙,心更不能乱,因为事太多,有限的心力要一点一点用。正因为事多,就更要有条理,不能乱,直到完成方案,我心里还有余力,而且有一点点满足感。

我们尽力不制造忙乱,但万不得已忙乱来了,要求主给我们力量、智慧。主有话:「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总能胜过。」不慌张,不抱怨,泰然处之,越是忙乱,心越要静。

作者:尤里

TOP

(8)幸福的秘诀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2至3)

幸福的秘诀在哪里?有千亿家产?生活舒适?原来好简单,就是对所拥有的一切感到知足。英国有个组织计算了各国公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发现世上十大最幸福的国家或地区中有八个来自拉丁美洲。中国排第20位,香港第84位,八大经济发达工业国排在中下位置。虽然拉丁美洲与亚洲不少国家的人民只有中等收入,但国民对生活感到满足。

是的,我们多数人生活不算富裕,而且生活在一些大城市中更感到每天都有无尽的压力;但作为基督徒,我们是否与世人一样感到不满足?神是我们患难中的拯救,软弱中的力量,困苦中的诗歌,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泉源。也许我们没有钱财,没有声誉,没有地位;但我们有神,这是我们跟世人最大的分别,离开了祂,找不到真正的幸福。

作者:林丽珍


TOP

(7)是谁的?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从你中间将人与牲畜剪除。埃及地必荒废凄凉,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因为法老说:『这河是我的,是我所造的』,所以我必与你并你的江河为敌,使埃及地,从色弗尼塔直到古实境界,全然荒废凄凉。」(结廿九8至10)

尼罗河是养活埃及人的母河,是埃及人的骄傲。埃及王法老说:「这河是我的,是我所造的。」他妄自尊大,目中无神,结果受到神的审判。公元前572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打埃及,使埃及荒凉。神藉尼布甲尼撒的手惩罚埃及,让他们知道惟有耶和华是赐生命的神。

法老将神的恩典视作个人的成就,没有将荣耀归给神。这也是我们很容易犯的毛病,以为「这房子是我的,这孩子是我的,这家庭是我的,这钱是我的,这学问是我的,这才艺是我的,这教会是我的……。」殊不知,若非赐恩的主,我们根本一无所有。

《效法基督》的作者金碧士说:「我所有的一切,和我所用以事奉袮的一切,无不是属于袮的。我该如何报答袮这万千的恩典呢?我会,我也应该能终身事奉袮……用全力来事奉袮,且应当永远不倦的赞美袮。」

作者:林丽珍


TOP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26 00:34 編輯

(6)先贤之路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艾萨克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布、以扫祝福。雅各布因着信……约瑟因着信……摩西因着信……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戴维、塞缪尔……。(来十一8至32)

以色列民族是从信心中生的。亚伯拉罕和撒拉是在大信心中,从那「使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手中领受了艾萨克。艾萨克正是信心的产物,他也因信被献在祭坛上。这预示着神在万族中拣选的这一支,是信心的族类,从信心生,在信心中长,一生走信心之路,代代走信心之路。

如今,神也让我们这些因信神儿子得生的人,效法亚伯拉罕之信,在世为人不靠自己的聪明,不依靠世人,不倚靠无定的钱财、世界的风潮,也不惧怕环境的凶险;像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约瑟、摩西,像彼得、约翰、保罗,更像主耶稣,把一生、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信实的创造主。祂必按照祂丰盛的恩典,保守我们直到耶稣再来的那日。

作者:海颜

TOP

(5)平安的永约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10)

基督徒的人生有一份永不改变的平安,因为神的慈爱永不改变,祂的话不改变。

环境一变,我们的心就动摇,彷佛神改变了祂的平安之约。然而,变化永远是属于世界的,包括一切的不确定、不可知、不可靠的因素;不变是属于神的,而且永远属于神,单单属于神。因此,经济纵然改变,我们在神里面仍不致缺乏;身体如何改变,情绪如何,家庭状态如何,人际关系如何……,所有眼见的事物,任它们如风雨、如大浪、如海啸袭来,主的平安不会改变,我们永远安稳在祂平安的约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是水里、火里,还是深坑、狮子口,都被稳妥地握在神的手里;只要我们信得过祂,凡到祂面前的,祂总不撇弃他们。

每逢艰难错愕,环境不过是为难了我们的肉体,我们若把眼光放远,不单放在眼前所拥有或所没有的事物上,便体会到纵然我们的外体非常脆弱;但我们已经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我们所享有丰盛的平安,是这个可怜的「自我」所不能测度的。

作者:海颜

TOP

(4)  信仰的起点

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六36)

人世间最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易得到的,阳光、空气、水,人不需用甚么去换取,就可以得到,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的新生命也是白白得来的,基督为我们付了代价,叫我们得享永远的生命,在今生也享受丰盛的爱与平安。施恩是神重要的属性之一,是神的爱的表彰。

恩慈的爱,不需要交换,不要求回报,不计算得失,是完全无条件的。接受这爱的人是没有负担和压力的,不需要乞讨、交换、回报;这样的爱是人间没有的,就像阳光、空气、天地万物,都是从神来的,由神赐下的。惟有领受了这份无条件的宽恕和爱的人,有圣灵将这爱浇灌在他们心里,他们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世人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可爱的,对自己安全无害的,爱可以回报自己的;不爱忘恩的,更不能爱仇人。然而我们基督徒爱的模式只有一个,就是基督耶稣所启示的天父爱的模式,这也是基督徒信仰的起点。

作者:海颜

TOP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23 00:57 編輯

(3)  多给多要

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我妻子独自带着女儿又怀上儿子在美国读书时,教会里的同道都看到神赐福我们家。有姊妹很认真地对我妻说:「神多给谁就向谁多要。」我妻总是记住这句话,但又不明白我们有甚么值得神要的?等我来到美国团聚后,她不时向我提起这话。我当初也不理解,难道神也讲求回报?等到我读了神学,又参与事奉,才渐渐体会神赐福的背后总带着旨意和使命。

神的要与人的要有天壤之别的意义。神所要的与神所给予的,同样都是一种祝福。能被神使用,完全是神的怜悯和赏赐;神向我们多取并不为祂自己。天是祂的座位,地是祂的脚凳,祂甚么也不缺;祂只是要我们尽心尽意地成为祂救赎人类计划中的一个器皿,在传递生命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好的造就。

神赋予了每个儿女传福音的使命,其中有一群人更是蒙受恩宠,比如生活在北美的我们,生活上相对优越,属灵资源上十分丰富:基督教书刊、音像,福音电视电台,布道会和培灵会俯拾皆是,教会和神学院星罗棋布,有此属灵栽培的环境,我们当积极追求灵命,成为神国的生力军。蒙恩不忘感恩!

作者:钱志群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明白神的主权

明白神的主权 经文:诗篇10章17-18节 10:17 耶和华阿、谦卑人的心愿、你早已知道.〔原文作听见〕你必预备他们的心、也必侧耳听他们的祈求。 10:18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