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3009 | 回復:2 發帖

弥赛亚的比喻–新约圣经寓言阐释《第62章》


第62章 善良的撒马利亚人 Good Samaritan

(路加福音10:25-37)

解释撒马利亚人同情穷人的故事取决于我们是否严格把它看作一个寓言还是通过解释和例子说明的一个故事。如果是后者,那么意思在表面上。一位律法师曾以提问的方式试验耶稣。他提问没有别的动机,要耶稣回答这些问题只是希望自己获得满意。耶稣的回答,加上他的神态和语调,激起了律法师一种不满意的感觉,激发他提出另一个问题,因为他渴望“证明自己”。“谁是我的邻居?”他问到:耶稣在他的回答里描述了一种邻里情感的例子,他吩咐男人必须遵循。但要处理好这件事却使故事完全脱离了寓言的范畴。

寓言是一个故事,即利用一个层面上的故事传教另一层面上的教训。绵羊代表人类;播种者代表福音的传教士;种子代表神的道;土壤代表不同的听众。在几个寓言里,把两个人进行比较,他们代表不同类型的人听说了耶稣的传教。贵人深入乡下代表耶稣上天。如果故事是一个寓言,那么故事的意思在生活环境里并不能像故事所说的那样找得到。如果故事是寓言,必须挖掘出深层次的意义。

律法师的提问是这样的:“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个寓言本身就是答案,但这个男人是被慢慢引导的。耶稣第一个回答使用的术语在当时的任何师傅都会运用到他的学生身上。“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男人的回答说明他懂法。不可避免地说,申命记6:5里的话,就是他们穿戴在护符的内容,解释了人对神的职责;但这个律法师对利末记有相当的洞察力,立法要求爱人必须如同爱自己一样。耶稣回答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从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讲,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因为爱神远不止遵循这些律法,正统的犹太人认为这是与神相爱的基础;它包括正确评价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还有神这样医治的怜悯。

但是,律法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的职责上面。当前的解释限制了与犹太人为邻的意思,裁决外邦人不应包括在内的条件。犹太法典被引用作教义:“如果犹太人看见一个外邦人落入海中,要让他无论如何把外邦人救上岸来。当前的解释限制了跟随犹太人的邻居含意,划去外邦人,视作不应包括在内。律法师进一步的提问,“谁是邻居?”在同伴的律法师中引起了许多讨论:可能他认为只有犹太人有资格被看成邻居,或者他具有更宽广的观点,希望拥有耶稣那样的观点。

耶稣通过列举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去耶利哥的路上发生的事情。那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因为那条路有血道之称。Tristram描写了乡村和道路的特点:“我们的主指明的那个地方作为寓言的发生地是不会有错的。就在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的半路上,在接近Wady Kelt深谷的地方,边上被洞穴的迷宫形成了蜂窝结构,在古代和现代都是歹徒和海盗常去的地方,有大量的废墟,使这个地方成了古老的宿店。这废墟被称作Khanel Ahmar有一口深井,但没有水。在路的任何地方找不到另一幢建筑或人类居住的迹象,从伯大尼的邻里到约旦平原的入口处要下降3千英尺。没有规律、突出来的大岩石以及频繁发生的转弯,使得到处都成了强盗们的安全屏障和撤退保障。”

这条道路奇特—我们找不到第二条道路在这么短的距离里有这么大的下降。这人确实正下到耶利哥去。

从最早开始人们就在这寓言里看出表示人类的需要以及基督的献祭工作。今天流行的做法是谴责这样的解释,嘲笑在该解释中运用的次要资料。但当圣经的事实与批评的理论冲突时,有些嘲笑者毫不犹豫地从福音的记述中擦去甚至像基督预报自己死亡这样的事实。如果明明白白预报基督的死亡是不可能的话,那么任何解释有关这样预报的寓言都必定不允许的。但是,耶稣明确地看清了自己在耶路撒冷的遭遇;他知道自己的性命必定要为罪作出牺牲。他的门徒那时还没有接受他的教义,因此对他的死还没有作好准备,所以,在耶稣躺在坟墓里的时候就觉得沮丧和失望。那位律法师察觉不到这寓言的完全意义就在于耶稣脑子里的证据。事实上主的许多寓言在主复活后对于门徒已经包含了新的含意。

TOP

耶路撒冷是神的城—赐福的城。耶利哥从古时起就是一座受诅咒的城(约书亚记6:26)。人从神的身边开始旅行,已经被罪剥夺和掠夺了。律法师和献祭的代表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通过他,但有一个人轻视,因为撒马利亚人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带来援助。他给予治疗,照顾他,提供庇护。油和酒用作福音的消息(例如参见以赛亚书55:1-3)。两分钱正是每个人赎救需要的精确价格,包括神的子民(出埃及记30:12,13)。“撒马利亚”人已经离开,但还会回来,他会提供任何更多的帮助。

耶稣变化这些细节非常方便,干扰这条平行线。那条平行线没有变化细节对于我们来说是强力的证据,说话者本意如此。那是“巧合”(不是像A.V.中那样说成是“偶然”),当那个男人受伤躺在地上时有三个男人路过;那是“巧合”才使故事中及其相似的人物组合在了一起。

寓言已经说过,耶稣现在问谁是邻居。好像那个男人,一个犹太人不愿提起那个犯罪的犹太人,于是回答道:“他可怜他”。他的第一次回答是正确的:人的职责是爱神和他的邻居。“你这样行,”耶稣回答道“就必得永生。”这个寓言表明撒马利亚人—必须—被包括在邻居内,因为当两个犹太人办不到时,撒马利亚人有了邻居般的举动,这个人得知要以撒马利亚人为榜样。“你去照样行吧”,现在耶稣说。“照样行”除了重复耶稣的要求还能是什么呢,如果要做他的门徒,他就必须拿起十字架,以他为榜样。使徒的语言充满了门徒,意味着在受膏背后的苦难;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圣徒可以被确认与基督同洗,甚至像耶稣那样“在罪里死亡”(罗马书6:8)。但寓言特别强调的应用可能是向精神贫乏者传播福音,使他们得以医治。

当耶稣继续回答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谁是我的邻舍呢?”已经改变成“谁成了我的邻居呢?”犹太人牧师和利未人被看作邻居,但没有尽到邻居的责任;撒马利亚人成了伤者的邻居。那个男人尽了邻居的责任,既对犹太人又对外帮人,因此说“跟我吧”。他是一个“体恤”的榜样—因为在新约圣经里惟独对他使用这个词。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第二课 神希望你认识他的恩赐

介绍   在第一课我们学到了,神将属灵恩赐赐给所有的信徒,他希望每个信徒都能忠心的使用恩赐,并且以"爱" 作为使用准则,使恩赐更有意义,现在我们要来学习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