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10432 | 回復:24 發帖

每天更多认识你:复和篇

本帖最後由 esperanza 於 2014-2-24 09:38 編輯

1.切身关系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 (传道书 12:7)

不思考「归宿」的人,就像一个不想「家」的人,很短视,很任性,只顾目前,只为自己,而且有点自欺,希望用一个编出来的答案安慰自己,使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走自己要走的路,其实浪流街头。

人有灵魂!

未谈此问题时,我们喜欢大谈鬼故,大讲神话,但一正视此问题,人就说不知是否真有灵魂,自相矛盾之极。

为什么我们甘于活在一个自相矛盾、不清不楚的内心世界中?因为我们不肯关怀人生的真相 ── 只要我今天活得好,只要我追求到尘世间的享受,肉体得到满足,那怕是真是假,总之我感受好,就算是「现实」了。

「尘归尘,土归土」,这是多少人的人生终结。「绚烂的人生」不是人人也可以拥有的,即使有,绚烂的背后深藏多少的寂寞空虚,又有多少人知道?有些人为了瞬间的绚烂努力半生,期待半生,其实得不偿失;倒不如坐下来思想一下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归宿 ── 有一天,人的灵魂要来到「赐灵的神」那里,我将如何面对祂?

本帖最後由 esperanza 於 2014-1-23 01:18 編輯

3. 利己却自误

「耶稣严严的嘱咐他、就打发他走、对他说、你要谨慎、甚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那人出去、倒说许多的话、把这件事传扬开了、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的进城、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人从各处都就了他来。」 (马可福音 1:43-45)

大痳疯病者得医治,却逆着主吩咐到处宣扬此事,表面是见证主,实质是违背了主的吩咐。这个人如此热心,看来是为了自己多于为主 ── 他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而不惜违背拯救他的主。

人对神的感恩行动不能越过神的吩咐,真正的报恩在于顺服的范围之内,人对神的顺服不一定要做一些什么,有时在恰当的情况下不说什么,不做什么反而能报恩。

人因自己的好处而做出妨碍主的事是人的无知。人的无知并未能拦阻主的工作,既然主不能入城,主也吸引到人出城到衪那里去。主对这个人并没有甚么报复行动,但这个无知的人却因自己的自私而与主一直保持远远的距离!

TOP

4. 主很重视

「耶稣进了一个屋子、众人又聚集、甚至祂连饭也顾不得吃。」 (马可福音 3:20)

「吃饭」是正常的生活环节,到了时候就得吃饭,目的是维持健康,补充体力,不吃饭会使体力透支,影响健康,我们的经验是:若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事要办时,有时也不免影响了这个重要的生活环节;但那一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究竟什么使主「连饭也顾不得吃」呢?祂要顾着什么人和事呢?原来祂要顾着的是那些来到祂面前的人 ── 在主心目中,没有什么事情比我们更重要!我们有时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配被主理会。我们又会怀疑有其他人与事会叫主忘记我们,又或者主也顾不得我们了。不!主必看顾!祂在肉身受到极大限制时,仍顾念我们到一地步,连自己最基本的需要也不顾,更何况今天,我们的主已超越了时空一切的限制,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我们一切的需要呢?

无论任何事,交托祂吧!祂必看顾。

TOP

本帖最後由 pedro 於 2014-1-24 01:04 編輯

5. 易地而处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马可福音 7:21)

你曾经全心全意力为某些人与事尽力,但却给某些人恶意揣测你的动机,甚至诬捏你,诽谤你吗?

人里面充满什么,就说出什么话来。中国人有这样一句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人的写照,每个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到这种不合理的待遇,广东俗语有云:「好心着雷劈」,得不到适当的报答时,我们会心中愤恨,却不想,天地宇宙万物的主宰容让这些不公平的事存在,其实是叫我们从一个相对的地位去感受一下,人内里的罪恶有多可怕 ── 一句没根据的评语,一个「小人之心」的揣测,因个人利益而发的中伤话,造成多少人的痛苦与压力,杀人于无形,「人言可畏」是多少人的体验,人内里实在深不可测,其「恶」难以测度,有时,不是一个惯常乱说话的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而是一个自命正直的人,被众人吹捧及信赖的人说的话,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若你被一个「多咀」的浮浅之徒批评,你可以一笑置之,但你若被一个伪君子中伤,这下你可惨了!

体验过这些事的人是有人生经验的人,理应最明白体会主耶稣所说的这句话。

我们有没有想过,中伤人的人之中,可能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有没有为肆意揣测、批评、甚至有动机而说的话而反省过,透过这些话,我们才看见自己的真貌。

圣经的教导指出:「世人都犯了罪」。

TOP

8. 是得还是失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 8:35)

许多时候,人会错认了「自我」为「生命」,以保存个人的利益、喜好、甚至「个性」为大前题,以为保存了这些就是保存了性命,怎料,这些正是我们生命的大敌。

难道人活着就是为着保存个人利益?
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成全个人喜好?
难道人活着就是为着保留某些生活方式?
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达成个人欲望?
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我?
有些人以为活在这些大前题下,才能为自己保存了某些重要的东西!

若你为此而活,你必常感孤单和痛苦,而且会白白过此一生。人活着若脱离了生命的根 ── 我们生命的创造主,就如花草树木没有根一般,徒自在那里发放生命一阵子,到头来仍只会枯萎。

有人怕跟从了耶稣后就失去达成自己理想的权利,想不到这种假设竟误导自己失去了永恒价值的东西,多愚昧!

TOP

本帖最後由 pedro 於 2014-1-31 08:17 編輯

9. 当精打细算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 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马可福音 8:36-37)

人生数十寒暑,稍纵即逝,在整个短暂的人生中,人可以得到什么?主耶稣很直截了当地指出,人所拥有的就只有自己的生命,除此以外,一无所有。

人生像一盘生意,有「赚」亦有「赔」,人的资本就是「生命」,因此要适当地投资,否则连生命也赔上了,就一无益处。

人常喜欢用生命作投资,为的是赚取世界上的东西,若是成功,可以从世上赚取到的实在不少。耶稣来一个假设,「就是赚得全世界」,其实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即使可能,我们用了所有心血、精神、时间,去换取世上短暂的繁华,是不是值得,是需要深思的事!

人生的「得」与「失」怎去计算?若只用短暂的人生作为量度的标准,将会产生错误,因为真正的计算范围,要延伸至我们这人生之后,一直至永恒之中。

TOP

12.真正的生命

「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约 8:52)

有些人以为去礼拜堂坐坐,甚至参加洗礼,就可以坐轿上天堂去。主耶稣这句话是对一些自以为世代相传「信教」的人而发的。

人要得永生,是要将神接到生命中去,这种人,可以经验到其生活真正的改变。

有人的生命者,便能过人的生活。
有鱼的生命者,可在水中过活,是其他生命办不到的。
有鸟的生命者,可随时任意在天空飞翔,因为他们的生命有此能力。

如此,有神的生命者,也可以活在神的道中,不是单单听道,讲一类宗教术语,参予一些宗教活动而矣。

多少人知道圣经许多道理,却暗地认为这些不可行,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得到神的生命。

神的生命是那永存的生命,我们一信主就可以得到,不必等死了才经验到,因为这生命使我们过着不同的生活,是可以遵行神道的生活。

TOP

13. 弃绝偶像

「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银子、和铸造偶像所镀的金子、你要玷污、要抛弃、好像污秽之物、对偶像说、去罢!」(赛 30:22)

「信耶稣」要有所抉择,作出抉择就要有所行动!

既然选择归向这位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就不要敬拜人手所造之物,彷佛它们可以与神地位同等。

既然选择至善至圣的灵,就要与鬼魔的灵决裂。

既然选择了真神,就要丢弃偶像!

「丢弃」是行动,行动要彻底,不可留下一点儿偶像,甚至与偶像有关的事物。

金与银是何等贵重之物,但若与偶像有任何关系,在神眼中也看为是可憎的,不可因其价值而对它有所珍惜,要丢弃之,义无反顾。

有一位朋友,发现身患重病,自知在世时日不多,决心信主,将从前敬拜多年的偶像丢弃,连一些以偶像为题而铸造的摆设也一并丢弃,这些东西看似贵重,但他一点不觉其可惜。如此,他便能坦然面对那位「灵魂之主」了。

TOP

14.面对事实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 53:6)

基督教的信仰最难叫人接受的地方就在此。

当人行差踏错,走向歧途时,还不忘从环境因素之中找一点可以抵赖的地方,使自己需要背负的责任可以轻一点。我们现今正处于一个将「罪人」 (sinner) 变成「受害人」(victim)的社会中!

人因何偷窃?因为这个社会太物质化。
人因何邪淫?因为「世风日下」,外面太多诱惑。
人因何说谎?因为环境需要。
人因何尔愚我诈?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因何作事乖辟?因为其父母不好,给他留下「童年阴影」!
人因何对父母家人不好?因为他们不是好人,他不过是帮理不帮亲。

为何不肯承认「偷窃」是因个人贪婪,「邪淫」是因为 个人本性倾向败坏, (广东人有云:牛不要饮水又岂能将牛头 按下水里?) ,「说谎」是因为方便自己达到某些目的,「 尔愚我诈」是因自私自利,「作事乖辟」是因自我膨胀, 目中无人,「对父母家人不好」是因无亲情、不解怨 ...

我们若肯稍为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靠着神的光照,不难发现自己实在行在一条可怕的路上,无法自救。

耶稣基督降世,就是以无罪之身,担当我们一切罪孽,并且承受了一切罪的刑罚,死在十字架上,然后靠着接受此救恩,我们的罪才得赦免。

若圣经的讲法,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那只是因为我们连面对此事实的能力也没有,与「自尊」无关,因为此乃事实!

「信耶稣」就是接受此事实,由信耶稣的一刻开始,此事实就一直与我们有关,若我们以为信了主后,我们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圣人,那只是幻想,恐怕是另一种逃避。

我们信主愈久,对此事实的体验应该愈深;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罪人,「基督徒」只是一个蒙恩的罪人而矣!

TOP

15. 巨大损失

「因为祂(耶稣)将命倾倒、以致于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祂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 53:10)

有人认为基督教的道理有威迫利诱之嫌,其实是忽略了「任何选择也会有其后果」这个基本常识(common sense)。「信」与「不信」是两个极端的选择,上「天堂」与「落地狱」也是两个极端的后果,选择「信」的人可以享受天堂的永生礼物,「不信」的人与神隔绝,到地狱去,与魔鬼同受永刑,也是人可以明白的道理,因为将来就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供人选择。

从主耶稣来到人类历史中间为人所作的事,我们可以看出祂极之希望人能作出「信」的选择;世上有许多人作出选择,是基于面对巨大势力,屈服在其「威迫利诱」之下,也是极寻常易见的,或许你每天也是在此情况下生活,否则也不会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句名言,意即「面对大势所趋,我若不作出此等选择,便会造成严重后果,对自己十分不利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此选择也不觉是问题,又何必欺骗自己,以为自己可以「有骨气」到一个地步,可以忽略灵魂的永恒选择?

更何况,一个甘心为人牺牲的主,又怎可能对人「威迫利诱」呢?那一个叫人在其淫威下无奈屈服的人肯为其迫害的对象有所牺牲呢?

若我们不肯面对主已为我们代死的事实,硬要诬告祂,我们损失的不单是「去天堂」的机会,而是辜负了一份难测的厚爱,这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损失,也是在永恒里永远的损失。

面对如此一位救主,我们可以说自己真是「俯仰无愧」吗?

TOP

16. 毋负厚爱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赛 54:10)

要将大山、小山挪开,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不是一件易事,要费多少气力,要花多少时间;在昔日,更是谈何容易。

神说:「即使如此难的事可以成就,我的慈爱离开你要比这些难度高的事更难成就,甚至可说是不可能的事。」

祂是一位多么愿意施慈爱的神。

笔者见人世间的爱情,有些是此志不渝,死心榻地的,即使对方是不值得爱的人,也有人执迷不悟地去爱,想来叫人不解。在父母的爱里,更易看见这些事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是深不可测,造物主叫人世间有此等令人费解却又不可否认的爱,藉此叫人在某个程度上体验其爱之坚固。

耶稣爱你,你知道吗?祂用坚定不移的爱爱你,你有理会过吗?无论你用怀疑的眼光看祂,抑或漠视祂,祂仍是以祂的慈爱待你,你可以停下来,用心去思想一下祂的爱吗?

TOP

17. 怎可叫灵魂得满足?


「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赛 55:2)

人用「食物」赖以养生,因此付代价去买是合理的,愈有益的食物,愈易令人不惜资本去获取。

「食物」是叫人饱足的,饥饿的感觉十分可怕,凡曾捱饿的人都不愿意再尝其中滋味,因此,人劳碌求两餐温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广东人称去工作为「搵食」,其中含意再清楚没有了

肉身的食物可以用钱去买,可以用劳力去换取,但那叫我们心灵真正满足的、能餧养我们心灵、使我们人生真正丰盛的,却不是可以用个人的劳力及金钱可以换取到。换言之,人是不能用其努力,去赚取到任何叫自己灵魂得到满足的东西,因为「物质」与「心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前者更不能代替后者。

主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约 6:35)

我们若以为将一点钱捐给教会,在教会中参予一些宗教活动,甚至做「义工」,可以在神面前换取到什么,那就犯下严重的错误了;以上活动,只属「末」,不是「本」,人若本末倒置,必在那里徒然兜圈,倒不如依从主耶稣的教训,明白自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只有坦然来到主耶稣面前,除去一切你与祂之间的隔膜,抚心自问,是否真心专诚靠主得生命,此外别无他途;这样,你就必经历到内心真正的满足,经历到那丰盛的生命。

TOP

18. 趁机复和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赛 55:6-7)

人怎可以归向神,得这位灵界至高主宰的怜恤?

圣经告诉我们,要趁这个适当的时机去「寻找」并「求告」祂。这个时机就是祂「相近的时候」──不是人可以凭什么途径接近到神,而是神已有行动与人相接近。我们要知道,即使是世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也不易接近,又何况这位灵界的至高主宰?若非祂大开方便之门,又有谁可以接近祂?若非祂主动向人启示祂自己,又有谁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去寻找到祂?许多讲述他们如何认识神时,都同有一个结论:就是「神的引导」:若非神为人预备了认识祂的机会,人又怎可以懂得与主建立关系?

当这位天地宇宙万物的至高主宰主动向人启示祂自己,并且容许人类接近祂时,人才可以求告祂!不要以为祷告如「念经」般,将特定的文章上报于神,就是什么蒙神喜悦的事,我想,即使你的家人,天天跟你公式化地说同一番话,你也觉得大家关系十分疏离──求告神不在乎内容是否丰富,用辞是否文雅,而在乎发言的人是否合神心意。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

「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

当人走在神要人走的道路上:除掉内里的恶念,悔改归向神,必蒙神接纳,得祂怜恤,蒙祂赦免,神人复和。

今天,我们生活在什么光境中?有没有明知有什么是不能面对人、面对神的,也一意孤行呢?要与神复和才可以与人复和,没有复和,不能得真正的平安!

TOP

19. 苏醒


「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 57:15)

「苏醒」是生命有感觉。

没有神同在的生命,是未苏醒的生命。

主未介入我们的生命以前,我们的生命对罪是完全麻木的,即使有些少感觉,又或者我们的错显著到人人皆知,使我们无法抹煞时,我们对它的感觉仍是偏差的:可能我们对「自己在人群之中的地位、评价、影向力」的感觉会比较「错误所造成的亏欠」更强烈;我们可能有一点内咎,但却未到明白「罪是多可怕」这一层面。

神是那位「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的那一位,但祂却乐意介入人类中间,因为祂爱我们,我们本来是祂创造,有祂的形象样式的;可惜,人因犯罪,与祂分开了,因而灵魂变得麻木,只是心思意念和躯体在活动,「灵」的一部份却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有人用尽各种方法来探索灵界的秘密,爱慕灵界经历的高超,以为可以退避尘世,或藉此自觉比世人高一等,其实只叫自己更孤立,生活得更没有平安。

「谦卑」是指承认自己本来的位置,承认我们本来只是一个罪人这个事实,承认我们每天所犯的罪,而且也有所痛悔,来到这位爱我们,并且愿意与我们同住的主面前,与祂建立正确的关系。

此举能使我们享受到真正的福份,因为「罪」不能再成为我们与主之间的拦阻。

不肯在神面前认罪的人会丧失永生的福份,不肯在神面前认罪的基督徒会丧失丰盛、喜乐及有主同行共话的人生。

TOP

20.祂主动寻找我

「素来没有访问我的、现在求问我‧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称为我名下的、我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赛 61:1)

人总以为信了耶稣以后才蒙神看顾,未信主前,主耶稣是不会理会他的,其实此乃错觉,一个人若没有主的引导,又怎会懂得来到祂面前得生命呢?

多少人回想其过去,都惊叹神奇妙的引导,「决志」是一剎那的事,但为着这一剎那的决定,主已给人有周密的铺排,叫我们这些活在黑暗中的灵魂渐有醒觉。

不要问为何主不为其他人作出同样的安排:
(一)凭我们有限的知识及理解,又怎知主没有在其他人身上有引导?不要尝试用凌驾于神以上的眼光去看这位全智的神,此乃荒谬之举,太高估自己了。

(二) 即使主没有,我们也无权过问,我们只能珍惜主给我们这难得的恩典──若有一天你的上司将你升职,你会因为他没有提拔其他人而拒绝他、怒恼他吗?我们欢喜也来不及呢,因为我们珍惜这些机会嘛!要珍惜才会感恩,要与主建立正确的关系,必须先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祂,否则,即使自称信了主,也与祂隔膜重重。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第一集 神为你预备了恩赐

介绍   「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林前 12:1)     我们很高兴能和弟兄姐妹一同来学习属灵的恩赐,这些恩赐是神所乐意赐予他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