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天天亲近神《12》
[打印本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9-28 09:55
標題:
天天亲近神《12》
1日 舍弃而非拥有
耶稣听见了,就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十八22)
路加福音记载,一位年少又富有的官来问耶稣,怎样做才能获得永生?耶稣按着犹太人的传统,指出十诫的要求。少年官响应说,这一切他从小就遵守了。他是个很标准的犹太人,生活行为正直,而且富足有余,在当时人的观念中,这些都是蒙神赐福的明证。然而,当主耶稣要求他变卖所有分给穷人,且要来跟从祂时,他就忧忧愁愁地离开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参太十九22)。
原来,金钱在人进入天国的事上,是完全没有购买力的!这位少年官虽然富有,并不足以使他能承受永生,进入天国;耶稣要他作出一个抉择:在继续经营他的事业与财富以及跟从主之间,作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决定。换句话说,主耶稣要他透过舍弃财富来体验永生之道。
要进入神的国度,原则是透过舍弃,而非守住地上的钱财。
作者:麦汉勋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9-28 09:55
2日 天国的汇率
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 了。」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8至30)
耶稣应许那位少年官,当他变卖了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这其实是非常宝贵的应许:我们能把地上的财富,转移到「天国的户口」。
现代人都很重视投资,今日即或自己不主动投资,透过种种公积金、保险金的供款,我们也变相在作出投资。但甚么是生命中最稳妥、最有价值的投资?不是地上的「保本基金」;而是存留在天上永恒的基业。若我们在今生很富足,却忽略永恒的事,最终发现自己在天国一无所有,多么可惜!
彼得因此问耶稣,我们已经撇下一切跟从袮,我们能得着甚么吗?耶稣便回答他,人为天国撇下所有的一切,会得着百倍,意思就是会得到远超过期望的回报,而且得着永生。不过,虽然耶稣当日这样应许彼得,但在世上的彼得,似乎没有得着百倍的房屋、家业。我们很多人信耶稣,事奉神,也不见得会在今生真正「富起来」。我们必须有天国的视野,才会看得见这肉眼不能见的国度,明白今世得百倍,来世得永生的真正意义。
作者:麦汉勋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9-28 09:56
3日 为主倾所有
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4)
因为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可十四8)
天国的账户,原来有它独特的「汇率」,不是按地上财富数字计算。马可福音十二章记载,耶稣特意在圣殿里留心人们怎样奉献。祂虽然见到有财主把金钱投入奉献箱,却特别告诉门徒,一位投上两个小钱的穷寡妇献上的比众人还多,理由是她「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换句话说,耶稣看我们的奉献,不是献上的数目有多少;而是能否倾心尽献所有。祂以同样的原则,称赞马里亚为祂献香膏的行动。那香膏值30两银子,是当时普通工人一整年的工资,马里亚为耶稣献上,因为她觉得值得如此回应主对她的爱。
天国的原则,是要为主而倾出所有,以响应主的爱。当我们愿意这样做,主为我们存留的,是远超过我们眼目所能见的。正如保罗所说:「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这正是天国的原则远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地方。
作者:麦汉勋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9-28 09:57
4日 富人进天国
耶稣看见他,就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听见的人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十八24至27)
当少年官不肯舍弃他的财富跟从主,忧忧愁愁地离开之后,耶稣便发出以上的感叹,因为地上的财富正是进天国的一大拦阻。当时在旁听见的人,就感叹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耶稣说的话并没有抹煞富人得救的机会,祂只是指出有太多财富的危险;因为财富能蒙蔽人,使人被迷住,看不见天国的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十分富有的,在香港拥有房产的人现在都是「百万富翁」,穷人也拥有种种生活享受;但主耶稣要求我们为祂撇下一切。
这不是说,耶稣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立刻变卖一切,舍下工作和产业;主耶稣要的,是我们把祂放在生命中的首位,一切以神的国度为优先。富裕的人也可以进天国,只要他以神为主,为生命中事奉的唯一对象。
作者:麦汉勋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9-28 09:58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10-2 07:55 編輯
5日 灵窍不开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祂,谁要卖祂。(约六64)
耶稣从起初就知道犹大是个叛徒,却仍然有耐心和爱心在三年多时间里与他在一起。要是我们在工作中知道某人将要出卖我们,不说是让你死或者坐牢,就是影响你升迁,你都会恨他,甚至一天都不想看到他。但主竟给了犹大三年的悔改机会,与祂同出同入(参约六64至71),同吃喝。
那三年多时间,主到处讲道,教人悔改,这些信息犹大应该能倒背如流;主到处医病赶鬼,这些神迹应该让犹大更相信和热爱主。犹大负责管理钱财,他看到主在分五饼二鱼等事上,不仅有能力,而且那么慷慨,偷钱的行为和贪钱的欲望应该学会改正;但他仍是油蒙了心,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灵窍不开。
既不学好,主就开导他: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已是被魔鬼收买了,他后来要出卖主(参约六70至71)。这样的点明,他还不自省,反而与祭司们约好在主常去默想和祈祷的地方捉拿祂……。
弟兄姊妹,在末后的世代,我们见到一些人卖主卖友,不要以为稀奇,而主让他们存在,是显明神的怜悯;若他们仍不悔改,至终会懊悔莫及。我们也当时常藉犹大来反照自己:神究竟给了我们多长时间、多少机会来悔改纠错?我们能真的有感动,也有行动吗?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7:56
6日 蒙应允的关键
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祂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疼苦。」耶稣说:「我去医治他。」百夫长回答说:「主啊,袮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袮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太八5至8)
圣经中记载的好些神迹,是别人代求的结果,当事人并没有参与,神却在他们身上成就了非凡的事。
马太福音第八章这段经文,记载一位外邦人的百夫长为他的仆人代求,而且他因为在军中服役,很明白权柄的意思,在上位的只要一吩咐,属下的军兵自然会听命行事。「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做这事!』他就去做。」(9节)他深信耶稣有从上而来的权柄,所以他很有信心,只要主耶稣一吩咐,他的仆人就必好了!耶稣也称赞他的信心是祂在以色列人中间没见过的。
我们的主今日依然是掌管天地万物的神,在祂没有难成的事。有时我们的祷告讲究外在形式:要举手、要高呼、要宣告……,其实这些不是蒙应允的关键。圣经中一贯的信息是:祷告能蒙应允,关键在于全然信靠神,也完全顺服祂的权柄。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7:57
7日 拉比,是我吗?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祂说:「主,是我吗?」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祂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卖耶稣的犹大问祂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太廿六21至25)
读这段经文,每次都感到十分扎心。我常稀奇犹大为甚么还可以问耶稣:「拉比,是我吗?」一个人心怀不轨,明明要去做不义的事,而他又见过主耶稣满有权柄能力,行过许多神迹奇事,为甚么还会问这个问题?难道他不怕主当众揭穿他的真面目?又或因为大家也这样问,他无法逃避?甚至如一些解经家所说,犹大不是想害死耶稣,只不过想逼祂起来行动,实行他们期待的革命计划,作犹太人的王而已。
从犹大后来上吊自杀,反映出想逼耶稣作王的解释也是成立的。但明显的,犹大当时并不害怕耶稣阻止他或揭穿他的计谋;甚至耶稣出言警告他「有祸了」,他还是置若罔闻。
这正是神对人宽容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全能的神甚至宽容一个人出卖祂,把他交于死地,而这个人甚至曾是祂的亲密伙伴!神常宽容我们,但不要忘记,我们至终要为自己所言所行负责。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7:57
8日 属灵的自信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十四10至11)
骄傲就是过分以自我为中心,高举自己。文士赴筵席时争坐首位,是出于自视甚高;因为文士、律法师都是尊贵的人,很自然便觉得自己应坐高位。
主耶稣却让我们看到真正谦卑的榜样。祂清楚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子,因此祂很有自信,不会失去安全感;但骄傲的人要争位,正好反映出他们的没安全感。一个有真正安全感,认识自己的人,他拥有内在的自信,不会争权位。
基督徒的自信源于投靠神,因他认识到自己是神的儿女,靠自己一无所有,唯靠神的恩典;这样的自信,是一种属灵的自信,也是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使人能真正谦卑下来,因为他深知道神是他最终的倚靠。没有这种自信,心里便感到事事得靠自己,自然便会产生骄傲来。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7:58
9日 求哪种荣耀?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约五44)
我们的世代是一个十分重视头衔,人人渴求肯定的世代,希望得到肯定、尊重是人之常情。人间的荣誉有它好的一面,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对社会、对他人发挥更大的贡献;但人的赞誉、尊崇,也可以是一个陷阱,也有非常危险的一面。
今日有一些基督教的讲员、领袖或电视传道人,借着他们的事工,名利双收。这不是说神不可以赐福给祂的仆人,让一些人建立出色的事工,在社会上得到公开的赞许、肯定;但我们必须紧记,跟随基督的道路本是十字架的道路。基督并不是透过施行神迹获得荣耀;而是透过十字架,透过向父神彻底的顺服、舍己,走上十字架之路而得着父神的高举,得到真正的荣耀。
末世教会,许多人「互相受荣耀」,却忘记了追求从独一的神而来的荣耀。求人的荣耀就是追求人所看重的东西,例如荣华富贵之类,或在人眼中的「酷」物;求神的荣耀则须顺服神的心意,甘愿舍己,背十字架,过满有爱神、爱人之心的圣洁生活。
作者:李文屏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7:59
10日 恩情而非交易
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创二21至22)
在世人中,择偶往往会从条件的角度出发,找甚么配偶与自身的价值直接挂钩,又或带着「待价而沽」的味道,有些甚么条件叫甚么价,就如我有这样那样的优点,所以我要的配偶相应必须有这样那样的特质。
然而有否想过,配偶是自己的另一半,是帮助者,即补自己的不足。年轻的时候,我一直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但年事日长,就明白到配偶其实容忍了自己许多缺点,补了我许多的不足。
可不是吗?有些夫妻,丈夫个性独断,常常认为太太处事不够决断;但她的强处可能是重视关系,维系一家人的感情,若是同样有决断力,可能便会引起许多冲突。我们先不要看见对方的不足,倒要想想,对方的个性有些甚么优点,补了我的不足?
妻子虽是男人肉中的肉、骨中的骨,但因为我们都是不完全的人,是堕落的罪人,走在一起,即或相爱也不免会有许多磨擦;因此能容忍彼此的缺点、限制,在婚姻中绝对是重要的。常念及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优越的条件,会使我们看到对方对自己的爱和付出,是一份恩情而不是交易。
作者:尤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8:00
11日 给予的艺术
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林前七3至4)
我问过一个年轻人:「你心目中的配偶是怎样的人?」他给我解释了一下他对自己的认识和对前途的计划,然后自信地说:「我心目中的配偶,除了有眼缘,有情缘,还要懂得我的专业,理解我的抱负,能帮助我,理解我,是一位奉献型的现代知识女性。」换言之,他要一位集情人、朋友、伙伴、助手,甚至奶妈于一身,具有奉献精神的时尚美人。
有这样期盼的人还为数不少呢!不好吗?非常美好,只是少了一点:你又愿意为对方付出甚么呢?当你得着配偶的同时,自然就成为对方的配偶;但你若想在婚姻中得到幸福,必须问一个问题:别人得到我,是个祝福吗?我能让对方得益吗?对他而言,我是个好配偶吗?
保罗的婚姻观在他的时代绝对是革命性的,因为他看男女需要平等地给予对方满足,要做对方的好配偶;而不是要求对方成为满足一己欲望的工具。做一个好的伴侣,强于得到一个好的伴侣;因为真正的爱,是「给予」的艺术。
作者:尤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8:00
12日 并非次好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林前七1)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林前七32至33)
虽然基督教不像天主教般高举独身,但独身确实是保罗和耶稣也有所教导的。今日的世代,人都重视感观上的满足,吃喝嫁娶更是末后的世代人们沉醉的事物;但独身一直以来也是圣经中容许甚至欣赏的事,绝不是不得已的选择。
保罗对哥林多的信徒阐明婚姻是一般人正常的选择,信徒按自己的选择结婚是美事;但为专心事奉神不结婚,或鳏寡的人不再婚,也是美事。因为婚姻实在需要用心经营,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配偶和家庭上才有美好的收成。
倘若信徒、教会领袖中有人保持单身,专心投入事奉,绝不该被视为次等的选择,或不得已才如此。很多单身的信徒或教会领袖,为神的国度成就许多工作。教会中有不少单身的姊妹或弟兄,我们应正面肯定他们的选择,不要让他们感到这样的生活是次好的,或是有所欠缺的。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8:01
13日 更大的自由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七29至31)
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林前七34)
我们在教会中,该比任何其他群体更积极地看单身的生活。婚姻固然是神所设立的,让人在其中得到帮助、安慰。但没有结婚的人,心境可以更自由、专注。
单身的人只要不是因此而感到身心有所不安,单身事实上有它的好处。认识一些弟兄姊妹,他们因为单身,可以全然投入教会的事奉,日子过得非常自由、喜乐,一点也不孤单。
一些从事婚姻辅导的人士,也有是单身的,并不因此缺少对婚姻的认识而不能承担某些辅导、牧养的工作。从事宣教工作,单身也较自由轻省,较方便作事奉地点上的转移。
教会正是一个最好的群体,让单身和已婚的人能走在一起,有一个更大的家庭。你若没有伴侣,可更多思想主耶稣是你终生的友伴,让圣灵同在、同行,把主的爱浇灌在你的心中,除去内心一切的孤单感。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8:02
14日 婚姻非契约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二18)
今天的社会,法律对婚姻的定义与标准越来越模糊,许多人都轻率地结婚、离婚和再婚。这些观念和风气也潜移默化地渗入教会,很多基督徒,甚至教会领袖也渐受影响。特别是处理离婚和再婚的问题上,世人的观念和法律的标准,已取代了神在圣经中所定的原则。
但我们若重新回到圣经中,留意神给人的命令和吩咐,会发现当中实在有祂极大的美意。首先,圣经看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婚约在地上有永久性,要到其中一方离世才终结。
圣经的婚姻观强调男女双方委身的关系,不论贫富、顺逆,健康、疾病,两人都互相厮守,跟今日的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心态截然不同。
神起初创造的原意是妻子要作丈夫的帮助者,但这种「帮助」不是一种契约的关系,如同公司雇用员工,互相签一份合约,说明相互的权益,在特定时间内履行彼此的义务,一旦时间过去,双方便可以解除关系。
婚姻是「盟约」,是承诺终生的厮守,不论环境如何改变,彼此的身心状况有何变化,这种委身不能改变。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2 08:03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10-14 01:22 編輯
15日 身心灵结合的婚约
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4至6)
法利赛人为了抓耶稣的把柄,特别以一些当时也不讨好的伦理问题来质问祂。他们问,何以摩西曾吩咐以色列人,若要跟妻子离婚,给她一纸休书便可以呢?耶稣便向他们解释,摩西容许当日的犹太人离婚,再娶或改嫁,不过是为了迁就人性本身的软弱,绝不是神的心意。
而且耶稣进一步说,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出于妻子犯了奸淫,那休妻的人就是犯奸淫了;若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参太十九7至9)。因为若非其中一方犯奸淫或离世,二人原先的婚姻关系并不会因人的背约而解除,故此已经离婚的,也不可以再婚。
很多人会认为,耶稣这样的教导不近人情。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教导是高度尊重人性和人自身价值的──因为婚姻的关系是两个生命身、心、灵全然的结合,不能因人的背约而摧毁。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0
16日 一体的婚约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3至24)
婚姻制度是神所设立的,祂创造的原意,是一夫一妻的婚姻,不是一夫多妻,或是一妻多夫。
因为在创造的原则下,夫妇二人既成为一体,便不能分开。在神创造的秩序里,婚姻有其永久性,夫妇二人结合了,就不再是各自的个体,而是二人一起形成的新的「一体」。
当人迁就堕落的罪性,发展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婚姻,甚至不再把婚姻定规在一男一女之间,婚姻的界线和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一体」的结合便被打乱,变成扭曲的发展。我敢相信,这最终带给人类的绝对不是自由解放,享受满足;反而很可能会令人陷入身份混乱,人性瓦解的灾难中。
因为人在婚姻中能得到最深的满足,是始于夫妇二人身心灵全然的结合。男性多妻,有多位伴侣,最终不是得到更大的满足;而是感到更虚无、空洞,家庭也必因此引起纷争、祸患。戴维和所罗门的人生都是我们的鉴戒。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0
17日 领袖须立榜样
祭司既在民中为首,就不可从俗沾染自己……不可娶妓女或被污的女人为妻,也不可娶被休的妇人为妻,因为祭司是归神为圣。(利廿一4至7)
大祭司……他要娶处女为妻。寡妇或是被休的妇人,或是被污为妓的女人,都不可娶;只可娶本民中的处女为妻。(利廿一10至14)
神在旧约利未记中,为作祭司和大祭司的定下娶妻规条。祭司在一切行动上都要作众人榜样;因此他不可娶妓女、被污的女人,或被休的妇人为妻,他结婚的对象必须是贞洁的处女,也可以娶丈夫已死的寡妇。而大祭司的婚姻,则有更严格的条例,因他特殊圣洁的身份,他不可娶寡妇、被休的妇人,或被污为妓的女人,只可娶本族中的处女为妻。
在新约,保罗则规定作长老或监督的资格,必须是「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背后的原则也是必须持守婚姻关系的圣洁。
今天我们在教会中作领袖的,可曾思想过,在婚姻方面也需要作众人的榜样?这并非过时落伍,而是看重神的话语和祂所订属灵的原则;因为领袖若在这方面失去见证,便很难让会众服从圣经的教导。而更重要的是,有一日,我们必须在这件事上向主负责,因为审判必从神的家起首。
作者:光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0
18日 离婚和再婚
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甚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后夫若恨恶她……打发她离开夫家,或是娶她为妻的后夫死了,打发她去的前夫不可在妇人玷污之后再娶她为妻,因为这是耶和华所憎恶的,不可使耶和华你神所赐为业之地被玷污了。(申廿四1至4)
摩西为犹太人的平民百姓订下休妻的原则和方法。休妻的理由是妻子「有甚么不合理的事」,这不是指奸淫,因为律法规定淫妇必须接受死刑(参申廿二22);这可能是指妻子的生理缺陷,如不能怀孕生育等。
摩西让被休的妻子可以去改嫁别人,是保护妇女的权宜之计,因为昔日的妇女必须倚靠丈夫才能生活。但是改嫁了的妻子,前夫不可再娶她为妻,因为对她的前夫来说,她已经是不洁净,不能再次结合。摩西禁止人重娶自己休过的前妻,间接防止当日的人随意离婚和再婚。
耶稣说凡休妻另娶就是辜负妻子,这观念是当日的犹太人所没有的。耶稣在此提高了当日妇女的地位,规定作丈夫的要忠于婚约;同样,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今日我们面对婚姻问题,不可忽略圣经原先的真理。
作者: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1
19日 殷勤的追求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彼后一5至7)
基督徒要操练节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言语上的表现。我们很容易说太多别人的闲话,以致成了批评、论断;另一方面,又可能在该说安慰、鼓励、快乐的话时,未能及时说出。夸大也是我们易犯的毛病,说到自己得意之处,就不能约束,或加油添醋,把事情吹捧。
有些人受不起冤枉,很怕自己不被了解,所以整天要与人解释自己的清白、善良,因着内心不能自我管辖,以致身心受到许多额外的重压。我们面对世界的诱惑,也要操练节制。花花世界提供人各样的享受,使人目不暇给,很多人为了在享受上能与别人一争长短而弹精竭虑。即或基督徒,一不小心也会落在追逐世界的劳苦愁烦中,把所有的心力、精神与时间,都献给这世界的王。我们何等需要主赐力量,使我们能约束自己的心不跟从这世界给我们的声音。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1
20日 神真好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五十20)
约瑟与昔日加害于他的兄长重聚,兄长为昔日所作的事心中有愧,也怕遭到报复,因而胆颤心惊。约瑟并没有忘记以往的一切──那时兄长狠毒的出手,要置他于死地,他们邪恶的行动,引致他日后串串伤痕和屡遭厄运。那出卖的行动,改变了约瑟往后多年的人生;然而,约瑟不能忘记这段岁月,不是为了记恨和报复,他在以往人为的邪恶中,看出「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真的,多少时候,我们的人生曾因身边的人有意无意的加害、冷待或成见,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我们有一位美善的神,祂可以把恶人的恶行,转化为对义人的祝福。
人能饶恕人,除了是因为我们经历过祂的恩典,得蒙神饶恕,也因为从圣经中我们得着宝贵的应许。神是一位全然美善的神,祂能化腐朽为神奇,把种种邪恶的力量,转化成美好的意思、美善的结果,这是那恶者始料不及的!
神的美好甚至惠及作恶的人,祂以恩典取代报应。约瑟明白神的美善,故此能宽恕加害他的兄长,甚至给予丰厚的承诺,是他们不配得的(参创四十五5至7)。我们的神真好!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1
21日 调和的信心
拿你的婴孩摔在盘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一三七9)
很多人读到圣经中的咒诅诗都感到难于接受。何以慈爱又愿意饶恕人的神,容许诗人以这样凶残的话表达其报复之心?
原来,诗篇的独特点在于它是人向神敞开心屝的对话;是天路客们赤裸裸地将生命深层的喜怒哀乐,在神面前倾诉,其中包括赞美讴歌,也包括凄苦的哀鸣。有时处于灵程的高峰,也有时落在低谷中;有时深觉神亲密同行,有时却落在被神遗弃的困惑中。诗人向我们展现出这些毫无遮掩、极端起伏的情绪,以及尖锐矛盾的用词,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极力想将信仰与现实调和的信心;然而,这样的信心,岂不是多数人与神关系的写照?
150篇的诗篇,有着不同类型,不同信息,互为补足。我们不能忽略咒诅诗给我们的启迪:1.在罪恶及仇敌猖狂的环境中,向神怀着真信心的人,毋须自己去施行报复;乃是「向神倾诉,让神掌权」,听凭祂为我们伸冤。2.信心能支持我们活在现实中,以神的事为念,爱神所爱,恶神所恶。若我们缺少这样的信心,便难免会在邪恶混乱的世代中失败。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2
22日 思念与永聚
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五39)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十四2至3)
我们进入了一个实时通讯的世代,二、三十年前身在外地,有紧急事故必须打电报或拨长途电话的时代已过去,如今藉电邮及手机,不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实时联系,写信已成了失落的艺术。
然而,家书在我生命中仍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珍藏。当初来美国,我很多藏书都送了出去,唯独一些家书一直保存在身边。因为它们满载家人的音容笑貌、情感思想,舍不得丢弃。
有人说,圣经犹如父神给人的家书,让人读着能明白祂的心意,了解祂永恒的计划。但我们对家人思念之情,不会因为只读家书而满足,仍切切企盼能见面,期待哪一天可以长久相聚。
我们与主的关系也如此,在今生我们切求多读圣经而更明白主的性情,连于基督;但更大的企盼是有一天能在新天新地里,永远与主共聚。而这绝非异想天开的事,乃圣经中确切的应许。祂已为我们预备了地方,有一天要来把我们接到祂那里,同享永远的荣耀。
作者:李文屏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2
23日 神不嫌弃
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约六9)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唯一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的神迹,源自一个小孩子。其实大能的创造主要为身处旷野听道的群众,再来一次天降吗哪的神迹易如反掌,又能让人信服;但耶稣偏偏接受一个无名小子的呈献,结果超过五千人因此得到饱足,还剩下十二篮子的零碎。
思想五饼二鱼的神迹,让我看到一位愿意顾念卑微,不舍弃弱小,赐人机会参与圣工的神。就像只有五个小石子的戴维、剩下一把面粉几滴油的寡妇、缺乏自信的一介草民基甸、择善固执的寡妇路得……,神都使用他们来完成了伟大的工作,一个都没有嫌弃!
这神迹也揭示了一个反常的计算程序:为主或经主手给出去的,不是减少,而是倍增。这样看来,今日我们也可以使五饼二鱼的神迹持续不辍,藉分享你所拥有的,使人得着意想不到的祝福。试想想你今天有甚么可以与人分享── 一个听道而来的信息、一段感动你的经文、一本好书……,只要是爱心的付出,神都不会嫌弃,能藉以成全极美的工作。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2
24日 牧羊人
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路一52)
虽然我们对天使单单向牧羊人报初讯一事已耳熟能详,但要学的功课仍多:
1. 当时因报名上册,众人熙来攘往,忙个不休,客店全满;唯有身在无人之旷野的牧羊人才有闲听到天使的报讯。是的,若我们心中忙乱,没有空间,何来有空处给主和祂的话呢?
2. 牧羊人在当时的地位低微到不能在法庭上作证人;但是,神却要拣选他们作祂的见证人。是的,神所拣选最有效的见证人不一定是大有学问的,却肯定是心中谦卑的人。
3. 这些牧羊人都大有信心,他们一听到天使报讯,就立刻说要去看「所成的事」(路二15)。我们常渴望神向我们说话;但我们是否有一听就愿意信而遵行的心呢?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3
25日 用布包裹
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路二25)
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坟墓里。(路廿三53)
主耶稣如何降世,也如何离世。祂降生时是无助的婴孩,由得父母把祂用布裹起来,放在马槽里;祂死时也一样无助,任由人用布裹好,放在坟墓里。
看,伟大的造物主如何为我们降卑!
路加叙述耶稣的生与死时,都提到被人用布包裹。我相信,在基督耶稣降世时,祂已知道,并且向死亡迈进。祂是为我们而生,为我们而死;可我和你却千方百计逃避死亡。我们拼命锻炼体格,拼命的吃各种补品——不一定不好;但不要忘记,主耶稣没有逃避死亡,因祂胜过了死亡。
对信主的人来说,死亡绝非终局;反之,是「真正生命」(提前六19)的开始。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3
26日 神同在
马里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路二19)
似乎天使向马里亚显现,报告她将怀圣婴的消息后,就失去影踪,再没向马里亚显现(至少圣经上没有记载到)。在这期间,马里亚险些被约瑟所休——如果连约瑟也产生误会,她肯定听了不少闲言闲语。现在,身孕又这么重,还要走那么远的路程,客店里没地方……。
你有没有想过马里亚当时的心情?「神啊, 在哪里?」「 为何如此待我?」「这是袮的圣婴,不是我的。」正当马里亚百思不得其解,牧羊人到了,他们就好像神的代表,无怪马里亚要反复思想。
不错,如果主耶稣降生时,有天使在马槽旁高歌,岂不更好?但是,信心从不在乎眼见,天使没有在马槽旁高歌;同样,十架下也没天使的影踪。不过,这不代表马里亚没有神同在。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3
27日 以貌取人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祂了。(林后五16)
我们都知道不应当以貌取人,更不当单凭才干来衡量谁作神家的领袖。但在人而言,这不容易办到,连塞缪尔也险犯错误,以为神要拣选戴维的哥哥以利押作王。谁知道神对他说:「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如果连选政要也要看内心,那么在神的家(教会)选牧者呢?可惜,试问哪个教会选牧者时会先看重品德、灵性,而不是恩赐和才干呢?
我看见一个又一个传道人,因恩赐不大,虽然为人正直无伪,有美好的灵性和灵修的生活,与人相处也甚和睦;但在不同工场,总不为平信徒领袖接纳。无他,我们总是「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仍)这样认祂。」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4
28日 逆水行舟
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罗七19至21)
自亚当犯罪后,人秉承亚当的罪性,故凡人皆有罪性。圣经没有进化论,却有退化论,即原罪论。在人重生得救后,他的罪性仍在,令他欲行善却行不出来,不欲行恶反尽多而为!
可见基督徒的长进生活如同逆水行舟般困难,阻力重重,有来自社会、工作、职业、上司、下属、亲朋,有些来自居住环境、健康、家庭、教会、不同肢体,林林总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过逆水行舟也有秘诀,就是生命的问题,何样的生命就有何样生命的抗逆能力。
木头没有生命,在水中必定被水冲走,因它无生命的抗逆能力;但鲑鱼就能逆流而上,因牠的生命内蕴含一种抗逆能力,在逆流中显出生命的潜力,发挥抵抗的能力。
信徒有圣灵内住的能力,又有神同在的应许,理论上我们是百毒不侵,永远长胜的。故此,我们需要凡事依靠圣灵的能力,多体贴、顺服圣灵,多被圣灵充满,那就能冲破各种洪流的冲击,虽是逆水行舟,仍能逆流而上,事事彰显出圣灵莫大的能力。
作者:马有藻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4
29日 三路大军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务要抵挡魔鬼……。(雅四1, 4, 7)
人有罪性是与生俱来的,但亚当起初却没有,他的罪性是在受了魔鬼引诱,被神咒诅后才开始的(参创三16至17)。所以,人的性情(罪性)与禁果(代表世界)遂成为魔鬼的两大帮凶,加上魔鬼本身便组成三路大军。这三股势力构成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牢牢将人网住,至死不休。
一、总司令魔鬼──本是天使长之一,智慧十足,拥有自由选择意志(参结廿八11至16)。可牠欲与神同等,最终反被神摔倒在地(参赛十四12至15)。牠失败后在地上破坏神的计划,破坏人的幸福,破坏信徒灵命长进,且甚成功。
二、百体中之私欲──如犯罪细胞布满人全身。魔鬼利用人的罪性挑动人明知故犯,不能自约。肉体情欲一发动,人就不由自主投入世界的怀抱去。
三、花花世界──魔鬼抓住人性弱点,借把世界的美食、美物、美女摆在人面前,叫他们去看,去想,去摸,去爱,要把所有漂亮的禁果摘下饱餐;牠却扮演光明天使,将世界的五光十色尽情夸好,使人疯狂迷恋世界的一切。信徒与魔鬼本已绝交,如今却因世界这个大媒,又回去与牠成为好友。信徒们不可不慎。
作者:马有藻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4
30日 不可忘记神的恩惠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诗一O三2至3)
有个女人,因爱情而想摆脱不洁的过去,重新开始新生活;但是她的旧友纠缠不休,总提醒她,她是多么不配过新生活!她的过去多么不可饶恕!以致她终因自感不配而含泪放弃了她的梦,继续堕落下去。
多么可悲而可怜啊!可是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在某种意义上她就是我和你。我们有幸被神圣洁的爱所感召,有心在主里过全新的生活;可是我们的旧友──旧习、老我等,还有喜欢人脱离救恩的魔鬼,都成为我们新生活的障碍。如果我们不坚信神的赦免,不坚信神对我们的不弃,不坚持不被自己的失败所打倒,那么我们内在的不配感,和魔鬼的外在控告,就很可能让我们继续沉沦。诗人感受很深,所以他对自己的心说:
「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因这恩惠,不管过去如何,我们都可重新开始。让我们记得这恩惠,这恩惠是晨光,允许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作者:李文屏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10-14 01:35
31日 记住神的恩惠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诗一O三2至3)
神医治我们一切的疾病吗?祂的恩惠除了赦免我们的罪,还医治我们吗?
问这个问题时,我想到许多人祷告求神的医治,但是疾病却一直缠身未去。那么诗人是在乱说吗?是在一厢情愿吗?其实不是。神的确医治我们一切的疾病,但这医治是个过程,最后的完全康复是当新天新地降临时,不仅人,人所生活的世界也都痊愈了。
神赦免我们的罪是祂施行医治的第一步;接受神的赦免是我们接受医治的第一步。这一步跨越阴阳的交割,让我们脱离死权,脱离罪这致死的疾病。神救了我们的命后,再让我们的生命逐渐康复。当我们不断记得神的恩惠,不断浸润在神的爱里,在祂那里得肯定,得饱足,我们的内在就不缺乏、敌视、嫉妒、争竞等,自卑、自傲等疾病也会渐渐消退。这样我们就会经验到神善良纯全旨意的滋味,天国的滋味,健康的滋味。
作者:李文屏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