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益斯(C. S Lewis)讲述的「菲吉特太太」故事常萦绕在我脑海。鲁益斯笔下的菲吉特太太,去世几个月后,家人忽然显得生气蓬勃,令人讶异。「她的丈夫开始能笑了,我从前总认为她家的么儿满怀忿怒,是容易动怒的小家伙,现在可变得温和多了。长子呢?从前除了睡觉,极少见他在家,现在几乎足不出户,且开始重新整理花园。那个过去老让人觉得过分『纤弱』的女孩,现在学起骑马来,整个晚上不停地练舞……。」菲吉特太太经常说她是为家人而活的,这话并不假,左右邻居都知她的确如此。但她的存在,能使周围的人得着建立,抑或使人感到是一种桎梏呢?
十七世纪修道院内的一位厨师劳伦斯修士,他在《与神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一书中,用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在做许多杂事,如煮饭及修鞋的同时,还能随时随地将心献给神。他说,一个人的属灵深度并不是要改变你现在所做的事情,而在于做事的动机,以及将那些原本为自己所做的事转变成为神而做。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要做:如求学、上班、家庭、儿女教育等等,认识主后,在这些事上就不能说与主无关了,都有一个是否能作盐作光的属灵意义。在每件事上,圣经都教导了我们处理的原则,我们的很多属世习惯如撒谎、贪心等毛病,就要靠神一点一滴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