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天天亲近神《08》
[打印本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 08:52
標題:
天天亲近神《08》
(01)僵化的信仰
无论做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祂感谢父。(西三17)
参观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古老宏伟的大教堂,心情极其复杂。一方面是为中古时代的艺术造诣和当时信徒的付出而感赞叹;另一方面是对当时天主教会在真理上的偏差,以及今天信仰的没落而叹息。
我感到欧洲基督信仰的没落,最重要原因是信徒把神关在教堂里,平常与神没有关系。在中古时代,研读和教导神话语的权柄操纵在教廷与神职人员的手中;一般信徒与神的交往,只简化为每周到教堂朝圣与告解,无法与神建立个人的关系。因此,不管那些教堂如何庄严肃穆,最多只能带给人对神的敬畏与一点内心的安宁,无法使信徒学习成为个别真正跟随基督的门徒,把亲近神,荣耀神,事奉神这些属灵经历,融入生活当中。
歌罗西书教导我们许多有关基督内住和与神相交的真理。「奉主耶稣的名」就是每一件事都要为着主,向着主,也靠着主来作,让神的临在彰显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基督的福音原是道成肉身的,能进入人群、进入人世间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来指引我们的。但愿我们在这一个时代,不再让信仰僵化,而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发挥基督徒的影响力。
作者:黄天赐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 08:53
(02)死而无憾
在约帕有一个女徒,名叫大比大……她广行善事,多施赒济。当时,她患病而死……门徒听见彼得在那里,就打发两个人去见他……彼得就起身和他们同去;到了,便有人领他上楼。众寡妇都站在彼得旁边哭,拿多加与她们同在时所做的里衣外衣给他看……。(徒九36至41)
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驰名的圣母大教堂内,有一座18米高的天文钟,记录了月亮、星星与星座的运行,以及闰年、闰月、复活节的日子,包罗万有。这钟一个特别之处,是每一刻都有一个小木偶走过持铃的骷髅,敲铃报告一刻的过去。第一个木偶是小孩,第二个木偶是少年人,第三个木偶是士兵,代表壮年,第四个木偶是老人,提醒人死亡可以在任何时刻来到。
中世纪的西方人对死亡并不避讳,大概因为从前的人与死亡更接近,接触的机会更多,不像今天死亡已经被净化,都发生在医院里。死亡,不管你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是每一个人必经之路,而且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来到。约帕的女信徒多加广行善事,多施赒济,死后为许多寡妇所不舍。后来彼得使她从死里复活,见证神的大能。即或她没有复活,她已活出一个真基督徒的生命,荣耀了神。我们都不能逃避死亡,只能计划如何活得不枉此生。
作者:黄天赐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 08:54
(03)不可懒惰
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彷佛拿兵器的人来到。(箴六9至11)
中国人一向十分勤奋,不少华人到了海外都能白手兴家,创一番事业。但这优良传统如今似乎慢慢消失了,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间。不少年青人在漫长的暑假中,只是漫无目的地生活,每天只顾吃喝玩乐。神知道懒惰是人的罪性,因此提醒我们不可懒惰。懒惰可能表现于读书、工作、属灵的追求等方面。
属灵方面的懒惰,则表现于追求成长和参与事奉两方面。试想一个人信主后不愿读圣经,懒于追求,甚至去教会聚会也不稳定,他的属灵生命会否成长呢?我曾挑战一些学生为自己定下属灵追求的目标,如在暑假读完四福音,甚或只是选读其中两卷,他们也面有难色,原因何在?他们也直说,不是没有时间,只是懒惰。另一方面,教会很多信徒都没有参与事奉,这情况亦可能是出于我们的疏懒。倘若我们都能在教会中多尽上一点本份,多些关心身边未信主的亲友,神的教会必定很不一样。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 08:55
(04)赏赐
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三8)
栽种和浇灌是很不同的工作,栽种并不是天天要做;而浇灌则需要每日持续地去做。但圣经指出,它们「都是一样」,这是甚么意思呢?原来,这是指「同一件事,没有甚么差别,有一体的意思」。也就是说,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有共同目标,就是要使植物健康地成长。就如足球队一样,一队球队有守门员、后卫、中锋和前锋,他们虽在不同的岗位,目标却是一样。
足球队致胜的秘诀是前锋要入球;而不败的关键是后防及守门员保持不失球,各按其职。足球员的「身价」与表现有直接关系,表现尽力的定会很受欢迎;而表现散漫又不尽全力的,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神是乐意赏赐人的神,圣经清楚告诉我们,不论是担任栽种或浇灌的岗位,将来都会按照所作的得着赏赐。我们也不要羡慕其他人的岗位,因为我们的恩赐、经验和能力并不一样;但神会按我们所付出的,给我们当得的赏赐。在神的家中,你曾作过甚么工呢?在往后的日子,你在事奉上又有何计划?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 08:56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8-6 07:27 編輯
(05)怀疑祷告时
耶稣对他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
「主啊,请听!难道那造耳朵的,会听不见吗?」(乔治贺伯特)对基督徒而言,祷告所引起的困惑常是最大的挑战。我们都有祷告得应允的经历,也有虽然祷告,病人还是死了、迷途的浪子似乎越陷越深、不信的家人依然坚拒福音、面对婚变的家庭以离婚收场等经历。
归根究底,我们的困惑环绕在两件事上:1. 神关心我们的问题吗?(祂看到我们的痛苦吗?为甚么遭遇这些?)2. 神在听我们的祷告吗?杨腓力在《祷告》一书中提及:「对很多棘手的遭遇,没有答案可提供。但肯定的是,神知道我们的感受,因为耶稣将神的脸显出来。祂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从耶稣时而带泪与痛苦的人同哭的脸,时而温柔怜悯倾注祂关怀的脸,以及耶稣对失去儿子的寡妇、遭人排斥的血漏妇人、患癫痫儿子的父亲,立刻所采取的反应,我们可以坚定的相信,神关心我们的事,祂深切体会我们的痛苦感受,祂也在聆听我们的祷告。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7:58
(06)怎能写?
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林前三6)
传福音而被人拒绝的经历我们都有,领人信主更是一条漫长、艰辛的挣扎路;但,有时也让我们因经历神的作为而惊讶。
最近有姊妹和我分享:一位经常与他们相聚,颇具文学才气的长者,不单抗拒福音,还会极力争辩,经几次与他传福音唇枪舌剑的回合,已处放弃心态。不可思议的是,前不久,他竟宣告自己已信了耶稣。原来,写了一辈子诗句的他,突感江郎才尽,干竭之极,要封笔。一天夜里,在梦中,神与他对话:「为何不再动笔写诗?」答曰:「已写尽了,没有可写的内容了。」神说:「可以写我。」回答:「我连一本圣经都没有,怎能写 ?」神说:「两天后你会有一本圣经。」醒来原是一场梦。但,果真,两天后他收到一个意料不到的人送他一本圣经!就这样,他信了主,且拾起已封的笔,开始写神的作为……。
弟兄姊妹,我们尽管抓住传福音的机会向人开口,神有要他生长的方法!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7:59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8-6 08:02 編輯
(07)天国汇率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太六19)
美元疲弱,人民币飙升,股灾的风声,金融海啸再发生的阴影,都是很多人注目的问题;然而,基督徒却更当多留意「天国的汇率」。当怎么留意?
有一天,耶稣在圣殿里留心察看不同的人怎样奉献,一个财主把钱放进奉献箱里,另有一个穷寡妇把两个小钱投入奉献箱里。耶稣却称赞那位寡妇比众人所奉献的更多。
在旧约时代,神要祂的选民将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献,都是按比例而不是按数目多少而衡量;因此耶稣称赞那穷寡妇的奉献──那献上百分之百的人,在「天国银行」便是献上最多的,将要得着充足的回报!
他日我们在天国看到昔日在地上的富户变为穷光蛋;而在地上的穷人,在天国里成为大户人家,不要奇怪。因为地上所有一切的货币,有一日在天国里都会变成零存款;惟有对神的奉献、对人付出的爱与关心,才会存留到天上。你有把握在返天家前,成功地将地上会朽坏的财产,全部成功转换为永不朽坏的天国货币吗?深信这才是最精明的投资者。
作者:邱建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0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8-6 08:02 編輯
(08)爱不止息
爱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
美国有位女土名叫海伦,86岁时坐着轮椅,由女儿推到教会接受牧师的祝福及领奖,因这些年来,她亲手编织了数千双手套及搭配的帽子。
原来她的教会在20多年前发起「织手套及帽子」活动,将织好的成品挂在教堂前大树的树枝上,让贫穷的孩子选取自己喜爱的手套及帽子。海伦第一年织了25套,后来听同工说,一个外地来的小男孩排在队尾,手套已取完,他伤心地离开。海伦想到天寒地冻,小男孩的双手冰冷,她很难过;之后她每年都织100套。无论何时她的双手不停地编织,乐此不疲。
海伦接受表扬后没几天,在周六上午离世,她的丈夫卡尔十分伤心,不吃不喝,夜不成眠,过了两天,在周一也安息主怀。他们的女儿说:「父亲离不开母亲,现在他们一同在天家了。」原来卡尔年纪还轻就患上帕金森症,住进疗养院,海伦每天上午八点去陪他,直到晚上八点,她双手不停地编织。海伦一生平凡,没做过大事,只是默默地编织。她虽然离世,但她织的手套温暖了许多贫苦儿童的手及心,海伦的爱心仍存留人间。你的服事虽小,但你忠心、专注、持续的服事,必蒙神喜悦。
作者:娃柔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1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8-6 08:03 編輯
(09)操练节制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25至27)
要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基督徒、讨神喜悦的事奉者,必像运动员一样,为了夺得锦标,不怕一切艰苦的训练。运动员要在饮食上节制,不能暴饮暴食;要在睡眠上有节制,不能贪睡,也不能不睡;要在嗜好方面有节制,为了要达到好成绩,愿意放下一些喜好,特别是一些有损无益的嗜好。保罗更以身作则,他攻克己身,叫身服我,这就是节制。
节制简单来说是约束自己,克制自己,是属灵生命一项重要的操练。圣经教导我们要凡事节制,无论在好事、坏事上,都要操练节制。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人要先有自我克制,管理自己的力量,服事别人时才会显出果效。
在这充满诱惑、试探的罪恶世代中,我们要留意如何能在各种欲望,如:食欲、性欲、贪欲、情欲、权欲、工作欲……中自我约束。如何在言语、情感、工作、金钱、思想、饮食……上也操练节制。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3
(10)全家得救
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得救是个人与神的个别关系,为甚么说一人信主,全家得救?神既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环境,就总把个人与家庭联在一起。亚伯拉罕因着信心,子孙蒙福;挪亚听神的吩咐,预备一只方舟,全家得救;约瑟在神眼里蒙恩,全家蒙福;戴维爱神,神也念及他的后代。圣经反复强调:「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参箴二十7;参诗廿二30、廿五13;创卅九4;书廿四15;结十四12至23等)
神的恩典需要一些流通的管道,如通过拣选以色列来拯救人类,通过拣选一人来祝福一家族。「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五19)耶稣基督对父神的顺从,并不能使我们每个人自动成义;一人得救也不能代替全家得救,但可帮助全家。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当一人得救后,就可以将福音传给家人,就可以在家中过一种敬虔爱主的生活,而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也可以为家人得救而恒切祷告;这样神必垂听和怜悯你,直至拣选和感动你的家人,使他们都蒙天上永生的福气。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6
(11)捡拾零碎
耶稣说:「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可八19)
耶稣用五饼二鱼叫五千人吃饱,然后收拾了十二篮的零碎,看起来很是麻烦、小气,但主耶稣是为众人作榜样。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零碎」可以捡拾。每天我们都有很多零碎的、片段的时间流逝,例如搭乘公交车上下班途中、中午小休、在医生诊所候诊、在汽车维修站维修汽车、工余闲暇、每天上网漫游、看电视打发时间等。这些每天一点一点的时间若能加以利用,如修读一门课程,有系统地读一些有益的书,默想经文,电话探访,为人代祷,记下每天所见所闻,写心得、回忆录等等;若善加利用,持之以恒,若干年后回顾,将会发现有不少的成就。
此外,每天省下点滴的零用钱,也可完成一些极有意义的事情。例如省下每天惯性喝汽水和吃零食的钱,几年下来足以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完成学业,令他们的人生不再一样(一些扶贫机构助养孩子的计划,每月只需30美元左右)。每天上学上班带自备的午餐,既省钱又健康营养。积沙成塔,聚川成河,多年积累,足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何乐不为?
作者:邱建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7
(12)临终的恩典
我愿如义人之死而死;我愿如义人之终而终。(民廿三10)
亲戚提及她年逾90有多的母亲临终时的情况:主日早上,穿戴整齐的老人家,在女儿的陪同下吃完早餐,突觉不适,想上床稍微休息后就去崇拜。在女儿要扶她起身站起时,就势昏倒在女儿的怀里,悄然、安祥地离世,前去与她一生亲爱、忠心服事的主相会。
周六,她在世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写好两张奉献的支票,一张是给一位素不相识的传道人作的奉献,这位传道人的需要,是她在周三晚祷告会中才刚刚得悉的;另一张是照例为教会的奉献。
老人家一生敬畏神,以神的事为念。这是义人之死,不必轰轰烈烈。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7
(13)「福音」──好消息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
「福音」就是「好消息」,基督的福音就是神赐给全人类的好消息。圣经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至4)福音的内容是:耶稣的降生、受死与复活。凡愿意相信这位复活的救主,主耶稣必改变他们的生命。
英国有位公爵到南太平洋斐济群岛旅游,见到基督徒酋长,竟说:「现今不再有人相信圣经了,人们对耶稣为罪人死的故事已听厌。现代人都比从前人聪明,为何你还愚蠢地相信这落伍的宗教?」酋长严肃地回答:「你看见那块大石头吗?我以前在那里将猎到的人的头砍下来;看见那个火窑吗?我就是在那里将俘虏烤熟。如果不是我相信了这『落伍的宗教』,如果不是基督的爱改变了我的生命,你绝不可能活着离开这里。你应该感谢神和那些宣教士,否则你早已成了我的晚餐。」
基督的信仰不是一套劝人为善的学说;而是一股来自神帮助人向善的能力。神的能力在这位酋长和所有相信的人身上发挥功效,带给人生命上和生活上的彻底改变。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8
(14)信的人就必得救(一)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
「得救」是指从危险的处境中得蒙拯救,这并不是说信耶稣的人不会遭遇危险和灾难;而是说不管在任何处境当中,当你肯信靠耶稣的时候,神必然赐给你心中有平安,以致能面对你的处境。赐你心中有智慧,知道如何来善用你的处境;赐给你心中有能力,去克服你所面对的处境,因而能化危机为转机。这种得救是借着我们信心的祷告。
二次大战期间英国伦敦常受到德国飞机轰炸。一次一个基督徒在回家路上遇到空袭,他想尽快跑回家,但他有胸口痛的老毛病,看医生一直检查不出原因。现在只好一边跑一边求主保守不受炸弹伤害,但他还是被弹片所击中。在送医急救途中,他一直埋怨神没有尽力保护他。不过当医生开刀时,意外发现长期令他胸口疼痛的真正原因。原来有一块小木片附着在他的肺部,经医师仔细处理后,他的健康不只恢复,还比以前更健壮,令他从抱怨神转为满心感谢神。
基督徒最大的福气就是信靠我们所信的神,我们就得以从一切危险的处境中得着拯救。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9
(15)信的人就必得救(二)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
「得救」也指我们因信可以从罪恶中获得拯救。当人们知道自己正落在罪中却无法自拔时,只要肯来到主恩座前恳求神的帮助,祂就必赐下能力,使我们从罪中被释放出来。曾有两个嗜酒如命的朋友,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下班后就一起喝酒,一起赌钱。后来其中一位信了耶稣,将酒及赌都戒了。一年半后,他送了一本圣经给那位还未信主的同伴,鼓励他也读读圣经。
他那朋友在失去了喝酒、赌钱的同伴后,不禁也对基督的信仰产生好奇心,果然真的去读经,不久之后,基督徒问他觉得圣经如何?朋友就答:「圣经说耶稣能将水变成酒,你如果也能变给我看,我就信。」基督徒面露难色说:「把水变成酒,老实说我办不到,不过将酒变成家具这个我倒是会。」朋友一听,心想这更厉害了,就忙着说:「好,这也成,你不妨变来看看。」基督徒就把朋友带到自己家里,指着屋里典雅的家具说:「老友,你是知道的,从前我喝酒、赌钱,家里连一张象样的椅子都没有;但自从我戒酒、戒赌之后,就买了全套的沙发,冰箱也堆满了食物。」这就是从罪恶中得蒙拯救的实例。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6 08:09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8-11 03:53 編輯
(16)信的人就必得救(三)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
得救又指将来从神的审判中获救。「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审判」原意是「定罪」,即人生的终点将面对神的审判。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恩,人将被审判定罪;但是,「现在我们既靠着祂(耶稣)的血称义,就更要借着祂免去神的忿怒。」(罗五9)而且得着神「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彼前一5)
基督徒最大的福气就是将来面对神审判时,因着基督的救赎,不但可以免除地狱之苦,更可以进入神永恒的国度。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统治着大半个欧洲,当时许多国家都来向他称臣进贡。但当他临终的时候,却吩咐属下安排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葬礼。他的要求是这样的:「将他穿戴王服,坐在王位上,并在双膝上放一本摊开的圣经,将他的指头指在马太福音十六章26节:「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这故事深深地提醒我们,福音是神的大能,不但使人从危险中,从罪恶和死亡的权势中得蒙拯救;更能救一切相信的人进入神永恒的国度。阿们。
作者:姜武城
作者:
pedro
時間:
2014-8-8 10:27
回復
1#
沙沙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要荣耀神
作者:
pedro
時間:
2014-8-8 10:28
回復
2#
沙沙
应该好好利用神已给你的恩赐,而不是天天幻想得到别的恩赐。
作者:
pedro
時間:
2014-8-8 10:29
回復
4#
沙沙
我们甘愿将个人荣耀置之脑后,便可以在神的工作中有贡献。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3:55
(17) 挣脱捆绑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诗二2至3)
主耶稣来是要解开我们罪的捆绑和绳索;但我们却以为祂是来辖制我们,把捆绑和绳索加在我们身上。世人固然敌挡神,以为把祂推出生命以外,就可得自由了;然而,神的儿女也常常如此,总想按自己的意思、时间和方法去行事。当神拦阻的时候,我们就有被捆绑的感觉,好不自由。但试想,如果神事事任凭我们,这是福还是祸呢?是真自由还是真捆绑呢?
十九世纪的盲人诗人喬治·馬西森(George Matheson)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因此他写了一首诗,开始的第一句就说:「求主把我捆绑,我才得着释放。」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5
(18)慈爱公义
公义和公平是祢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祢前面。(诗八十九14)
神其中的一个属性是公义,这是无可置疑的。特别在这个越来越敌挡神的末世,我们不禁希望神早日显出祂公义的审判。不是吗?当我们看到同性恋者不但得到政府和跨国企业认同,并公然在教会中举行婚礼。在一些美洲的城市,连教科书也容许倡导同性恋的书籍被列在其中。
固然,神并非改变了祂的属性,更不是失去了祂的权能。罗马书已明说:「(他们)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一27)但以上的诗篇却提醒我们,神的公义不是一独立的属性,这公义的属性是与爱和诚实(或译作信实)并存的。
换句话说,神的公义并非冷血的公义。审判往往是祂的last resort(不得已之举)。祂总是「宽容……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5
(19)动机不良
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路十九22)
在这十仆的比喻中,主耶稣固然责备那把所托的一锭银子包在手巾里,甚么也不作的仆人。但有趣的是,主耶稣责备他为「恶」(wicked or evil)。为甚么呢?
明显地,他说他「原是怕你」是谎话,因为他若真是怕主人,岂不会像主所说把银子交给银行吗?其实真正的原因已由他口中自道出来了。
其实,他根本不爱他的主人,也不为他的利益着想。试想,他既不用花任何心思或时间为主人,他岂不是把所有时间用在自己身上吗?这固然是他的「恶」。
但在这比喻中,这主人是为本国的人所恨的,他们不要祂作王(14节)。不晓得这仆人是否以为敌人会得胜,主人哪会再来,那么他何用交账?无怪主称他为「恶仆」!
今天,你对交账的意识有多强?原因又在哪里呢?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6
(20)信心功课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太十9至10)
当主耶稣差十二个门徒去传天国的褔音时,吩咐他们甚么也不用多带,明显是要他们学习信心的功课。圣经中更充满了神所呼召的人如何屡屡经历信心的果效,但似乎现在人人不爱听这些教导。
不是吗?不但是在社会中,就是在教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是靠政府的低息或免息贷款来完成高等教育的。在这百物腾贵的北美社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连蒙召传道的神学生也靠借贷,就实在可怜了!如果真的是神的呼召,难道神不会供应所需吗?如果奉献的路是一条信心的路,岂不应在开步的时候就好好的学习吗?
作者:陈明斌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7
(21)听神差遣
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能为我们去呢?(赛六8)
先知和门徒的蒙召方式各有不同:有主动型的如以赛亚,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六8);有服从型的如亚伯拉罕、彼得、约翰、马太等,立刻听从;有畏难型的,如摩西借口笨嘴拙舌,杰里迈亚借口年幼,但最后还是顺服;有被征服型的如以西结、保罗等。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神拣选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呼召他们。
无论哪种方式,我们得蒙拣选,都有神的使命。不要总以为神一呼召你,就一定会感动得时常泪流满面,或一定会在你祷告的事上样样印证。有时候,神拣选了你,却并不答应你提出的条件:如把你的房子卖掉、把你孩子或配偶的学业和工作安顿好;也并不是根据你自己看为强项的方面人尽其「才」,如:是否善于言辞、关怀等。
一旦我们有从神而来、为祂作工的负担,那就要认真祷告来明白神的旨意,哪怕我们不情愿,很为难,都应该有一颗愿意的心来到神面前,求神来指引、安慰和鼓励,待水到渠成时,挣扎必被感恩所替代。如果我们不像当初得救时那样放下自我、表示愿意的话,神在你身上再美的计划都是空中楼阁。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8
(22)行在光中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
你的光越多,你心里的黑暗就越多被光照,被显明。当你的黑暗被光显明出来,你就非弃绝它们不可,因你看它们时不是用自己有罪的眼光去看,乃是在神公义圣洁的光里看它们,你会看到它们丑陋、卑贱、邪恶的本质。
詹姆士高尔(James Goll)说:「魔鬼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藉试探使人犯罪,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可以被引诱的东西,试探的毒钩必要钩在这些上面才能把我们拉下泥潭。」从罪性中生出的各样软弱和盲点,需要时常被光照、洁净。当越来越多的罪从我们身上脱落,撒但的毒钩就失去它的效力;如此,我们能脱去钳制、缠累我们的罪,好奔那摆在我们前面的路。
主就是那光,我们越是接近基督,越是与祂联合,我们就越自由、安全、释放,因为住在基督里,凡事效法基督的爱和舍己,我们就必行在光中。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8
(23)作门徒的代价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这样,你们无论甚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8至33)
初期教会时代,主的门徒把福音传遍各地,从耶路撒冷到撒马里亚,从非洲到不列巅岛,付上一切代价,效法主以至于死。有的被用刀杀,有的被石头打死,有的被枪刺死,有的被烧死,有的被钉十字架。
当我被圣灵感召,决志奉献自己时,主让我看到路加福音的这段经文。计算代价不是计较或算计得失;而是接受主的挑战──若要作一个真门徒,就要定意跟随主。主怎样爱,你就怎样爱;主怎样舍己降卑,怎样甘心顺服父神,怎样完全饶恕,怎样忍耐到底以至于死……,你也要怎样做,就是付上自己的一切,作为代价。
从初代使徒到各时代的宣教士,从牧师、传道到其他信徒,作门徒没有不付代价的,越是紧紧跟随主、定意凡事效法主的门徒,他们在忍耐、降卑、舍己等方面付出的代价,越与主相近,而这一切也是靠主的恩典来成全的。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09
(24)随遇而安
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主啊,如今我等甚么呢?我的指望在乎祢!求祢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不要使我受愚顽人的羞辱。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祢,我就默然不语。(诗卅九6至9)
这节经文出自戴维,当他经历一生的起起伏伏,被扫罗追杀,大小战役,家庭变故与荣华富贵,他发现人生的年日窄如手掌,随时可以过去(4至5节)。最后得出结论:「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
为何人会忙乱?会有许多压力?因为我们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而且非要完成不可。清楚的目标有其必要,不然我们会一事无成;但是基督徒更要知道,神要求我们的不是作出许多事,而是爱祂,对祂顺服与忠心。达不到目标不是天塌下来的事;相反,我们很多的执着,很可能不是神给我们的目标,不过是我们个人的期望。
生活中的不顺利,或人生的挫折,能帮助我们重新思想,我们内心真正的动机是甚么?我的快乐是建基于得到一些外在事物吗?还是立稳于得着神?诗人说:「我的指望在乎 !」又说:「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 ,我就默然不语。」
作者:黄天赐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10
(25)主要用你
耶稣……打发两个门徒,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驹,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若有人问为甚么解牠,你们就说:『主要用牠。』」(路十九28至31)
耶稣早知小驴驹在那里,没有人骑过牠;但主要用,牠的价值就非同凡响,比世上一切的驴驹更为著名。多年前,苏格兰一位忠心的传道人,牧会多年,只多了一个会友,而且是一个小孩子;因此,他被嘲笑为不蒙神赐福的牧者。有一天,当这位牧者跪在神面前,流泪祷告时,这位孩童站在牧者身边,问他说:「牧师,你认为我读书后,能否成为一位传道人或宣教士呢?」牧者大为诧异,久久才对孩童:「罗伯逊,我相信神会用你成为祂所用的传道人。」罗伯逊(Robert Moffat)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非洲宣教士,许多人因他蒙恩福。
你肯给神使用吗?只要肯,如同孩童,拿出他的五饼二鱼(参约六9),神必藉你赐恩福给他人。
作者:李雅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12
(26)短暂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
圣经上的确没有明文禁止基督徒不可以打麻将、渴酒、抽烟、跳舞、玩电子游戏、穿性感衣服、过豪华生活等;但使徒保罗在写给教会的书信,提到一项重要的原则:「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倘若我们的享受(吸烟)不单只对我们的健康有损,并且危害他人的健康,这会使人反感,厌恶。穿性感衣服引发他人有犯罪的思想,亦会使自己不受尊重;很多妇女遭性骚扰或强暴,也常跟穿着有关。
倘若我们过分注重娱乐,贪图安逸而不尽本份,很容易令人误以为基督徒是只顾玩乐,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这对我们向人传福音、作见证将会大打折扣,成为他人的绊脚石。
神让我们生存在这世上,不过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便要和祂在永恒里同住。神赐我们生活丰盛,为要我们学习与人分享;神延长我们在世上的岁月,为了我们能有机会学习事奉。
倘若我们只顾贪图享受,虚度光阴,不关心别人的需要,无份拓展神国的事,他日与主面对面的时候,将会感到羞愧和无限的懊悔,也不能得着主的赏赐。
作者:邱建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19
(27)始于怜悯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祂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太九35至37)
有机会修读有关教会领导学的课程,从马太福音九至十章思想教会领导学的要诀。我们常以为作为教会的牧者、领袖,首要是建立个人领导的权柄、威信;但我们再次细心研读主耶稣在第十章选召十二位使徒之前的行动和吩咐,便会明白基督当日选召和差遣他们,是始于怜悯。
耶稣身处的世代,以色列人生活在殖民政府之下,面对长年征战,经济衰败,民生凋零,许多人很感迷惘。过去十年,我们身处动荡不安的世界,不论在东南亚、欧洲、非洲,都有国家因民生问题而引发大规模暴乱,同样是一幅令人迷惘心碎的图画。耶稣基督的教会在这世代中首要的事,是活出基督的怜悯,让廿一世纪的人看见,祂没有撇下这困苦流离的世代。作为主的仆人,我们蒙呼召,奉差遣,并非争逐权柄或名位,满足个人的成就欲;而是要贴近主的心肠去服事这世代。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20
(28)无悔的选召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布和雅各布的兄弟约翰……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太十1至2)
每次读耶稣选召十二个门徒的名单,心中不免会为最后一句话嘀咕,为甚么「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会在这名单中?难道主耶稣不知道三年后这人会把祂交在杀害祂的人手中吗?但路加福音记载,耶稣选立十二位门徒前经过彻夜祷告(参路六12)。
事实上,当主耶稣和门徒分享最后晚餐时,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参约十三2);但主「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十三1)当祂回应门徒「谁要卖祂」的提问时?祂蘸饼递给犹大,并非要当众指责他(不然其他门徒不会轻易让他离开)。虽然「撒但已经入了他的心」,主耶稣也要给他最后的机会回转。主给我们的选召、机会是「没有后悔」的(参罗十一29);然而在事奉的路途上,在人生的许多抉择中,我们对得起呼召我们的主吗?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21
(29)领袖特质:慷慨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里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痲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十5至8)
作为主的仆人,其中一种必须有的特质是慷慨,愿意把白白得来的一切也白白施予。主耶稣差派门徒时,给他们权柄,能治病、赶鬼,甚至叫死人复活。试想想,在一个缺乏医药,生命财产少有保障,人心彷徨无助的社会,这些权柄有何等大的吸引力!
然而,这样的权柄也很容易被滥用,所以主耶稣特别吩咐门徒:「白白得来的,要白白舍去。」不要希图从中获取利益好处,也不要藉以建立个人的势力王国。
今日东西方也有一些教会领袖,借着兴办各种教会活动而「富起」,并且宣扬这是上帝所赐的福,有的还过着富豪般的生活。值得留意的是,主当日给门徒超然的权柄,是要他们藉此宣扬「天国近了」。耶稣又吩咐他们不要到外邦人或撒马里亚人中间,因为这些能力、权柄,若没有正确地诠释神的话,很容易便会吸引人归向自己,成为我们的试探。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21
(30)领袖特质:信心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太十9至11)
作为教会或机构领袖,另一项重要特质是有信心,这是在一个物质泛滥的社会中,我们很容易遗忘的。因为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很容易令我们经常注视眼目所能见的,而忘却那看不见的(参林后五7)。
信心不单表现于经济条件,也表现于我们属灵的视野。一些信心差会,多年来保持不向外筹款的作风;但他们敢于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购置产业,扩展工作,见到父神按祂的信实来供应。
又有一些信徒或牧者看见特别的异象和托付,多年来全然摆上,凭信而行,成就一些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工作。
耶稣说:「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并且吩咐门徒与愿意接待他们的人交往,保持伙伴的关系。要成就天国的事工,我们也要凭信心成为别人的好伙伴。
作者:徐道励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8-11 04:22
(31)领袖特质:智慧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太十16至18)
耶稣差遣门徒出去传道,提醒他们必然会面对众多的挑战和考验。所以主吩咐他们,除了乐于与人分享,为人带来平安(参12节),也要有智慧分辨不同的人。真的,在事奉的路途上,我们会遇见接待我们的,也有不理解或拒绝我们的人,甚至有起初接受我们,但最终出卖我们,敌挡我们的人。
主并没有差遣门徒进入一个「无痛」的世界,事奉中,我们会遇见许多真心爱神的好伙伴;但某些时候,也极可能会遇上因妒忌、恼恨,或因见识浅狭、缺乏安全感者而来的攻击、践踏。
事奉神的人,一方面需要保持坦荡、无私的心怀;另一方面,也要懂得辨别人心,不将自己交托给他们(参约二24)。然而,即或我们遇上一些因人而来的逆境,最终也有主的掌管。虽然我们在当中会遇到患难、困迫,神的真道却不会被捆绑,反而会越发显明!
作者:徐道励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