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天天亲近神《05》 [打印本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8 09:35     標題: 天天亲近神《05》

(01)异象领人登高

「扫罗!扫罗!为甚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徒廿六14)

「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徒廿六19)

保罗在大马色路上看见荣耀的主向他显现,这异象对保罗而言,具有更深的意义。保罗受过当时最好的神学训练,具多方面的恩赐,他可能心想,只要肯努力,善用所有的条件,认真地工作,便甚么也能成就。他凭着自己的热心去作工,但所做的竟是逼迫教会和杀害信徒;然而,神在保罗身上有更高、更奇妙的计划,要使用保罗完成非常的使命,就是借着他突破犹太人的樊篱,到外邦人中间传扬神救赎的工作。

若保罗仍按自己未信主之前的方法作工,就不能真正成为神的器皿。但神在大马色路上改变他,又借着三年在亚拉伯旷野隐退的日子操练他,让他融会旧约中神启示的真谛,并明白基督的死和复活,知道怎样成就神救赎的旨意。

不论我们事奉了多少年日,我们对真理的认识仍可能有许多的不足。我们必须常开放自己,让神来更新、改变,按祂所赐属天的异象而行!这属天的异象会逐步引导我们,成就神的计划而不是我们的梦想。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8 09:35

(02)面不少、油不缺

伊莱贾对她说:「不要惧怕!可以照你所说的去做吧!只要先为我做一个小饼拿来给我,然后为你和你的儿子做饼。」(王上十七13)

现今世代经济环境变幻莫测,2008年金融海啸顷刻间到临。奥巴马总统就任后,曾一度引发全世界的希望,盼望他能领导美国走出困局;但两年过去,困境依旧。主前874至853年,以色列北国亚哈王统治年间,对异教巴力敬拜无日无之,惹动神的怒气,降下旱灾。在旱灾之始,神吩咐先知伊莱贾到基立溪旁,喝溪水及吃神差遣乌鸦叨来的饼与肉度日(参王上十七1至7)。溪水干后,神又吩咐伊莱贾往撒勒法找一个寡妇供养他(参8至12)。那寡妇虽然只余下一把面和一点油;但她仍然依照先知的吩咐先作一个小饼给他吃。之后,果然如先知所言:「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内的油必不缺短。」

这一把面和一点油,供养了先知、寡妇和她的儿子多日,直到神降雨在地上。弟兄姊妹,我们身处的世代就像亚哈王的时代般,偶像和虚假的事物充斥,干旱亦会忽然而至。但毋忘神顾念祂的儿女,我们若爱神、事奉神,主是知道的,必能用祂的方法供应我们的需要。


作者:林丽珍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1 01:02

(03)寡妇的信心

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上十七14)

这个神迹之所以成就,除了是神大能的作为外,还要有赖于人的信靠和乐施的心。首先,伊莱贾要信靠神的应许,他才会到基立溪旁,到寡妇家里。基立溪旁是荒芜之地,寡妇家里是贫困之所,这说明伊莱贾不是靠环境,不是靠人,而是靠养活他的神。其次,这寡妇和她的儿子之所以不至饿死,是因她相信先知的话,并有一个乐施的心。如果她不愿意将仅余的面和油先为先知做一个小饼,她和儿子吃完剩下的面和油之后必定饿死。但因她相信神的应许必会实现:「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她和儿子及先知便经历了一个神迹,靠着神的大能,度过危难。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不是倚靠环境,不是倚靠政府,更不是倚靠人;乃是倚靠掌管万有、掌管前途,并乐于眷顾人的神。面对人生的困境,求神给我们一个倚靠及乐施的心,与弟兄姊妹互相激励,互相守望,仰赖施恩的神,恩待缺乏的人。在这金融海啸中,让我们一同经历神大能的作为。

作者:林丽珍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1 01:04

(04)掌控局势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西三15)

平安是掌控局势;一切失控状态都不在平安里。如果父母对家失控,家里就会乱糟糟。但我们不是自己掌控局势,乃是让平安的王在我们的内心施行掌控权,让主对我们内心的风暴说:「住了吧!静了吧!」让主对那些从环境中兴起来,对那企图摧毁我们的势力说:「撒但,退去吧!」

神说:「你们要休息。」接下来的话很重要:「要知道我是神。」神让我们休息,不是指思想、身体进入睡眠或瘫痪状态;而是让我们交出主权,停止自己头脑中的思虑,归到主那里享受安息。是要选择知道祂是神,让神行使祂在这件事上的主权;否则,人被挟制在环境的漩涡里,随之旋转、翻腾,如何安息呢?所以,不要在漩涡里失控;乃要进入主稳妥的保护里,让主掌控一切。

当事情临到的时候,稳住我们的心是何等重要!人是如此软弱渺小,凭自己休想对大局作任何操控。我们的思虑不能使寿数多加一刻,也不能叫环境逆转,更不能跑回过去补救过错,或进入未来扭转乾坤。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这一颗失控的心,交在掌管万事的主手里!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1 01:33

(05)交托的秘诀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至6)

有一个姊妹家庭遭受了非常的变故,她虽然祷告,但是每天想的,仍是自己的办法、谋略,一开口就说今天如何与对方应对,下一步将会怎样……,最后姊妹抱怨说:「我看不到神在帮助我,我每天为此事祷告,事情反而发展得更坏。」

神不是我们的雇工,我们把事情交给祂之后,还要监督、观察,看祂做工有没有果效,看祂有没有使事情越变越好……。大凡认为自己比神更聪明的人,总会插手神的工作;大凡怀疑神的人,总无法看到神的大能和信实。

交托是把过程、结局都交给主,然后等候神按照祂最好的方式、时间,将祂认为最好的结果给我们。交托是信心的功课,要在祷告中求神加增信心,让我们能义无反顾地把事情完全交在万全的神手里。这里有一个小秘诀,你可以在祷告中察验,看你交托的事是否还在你心头压着,若这事不再给你带来负担,你喜乐了,就真交托了。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15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4 10:23 編輯

(06)真平安

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十四27)

世人也能赐平安吗?是一种怎么样的平安呢?世人所讲平安的标志,大概应该算是钱财,如同主所说的比喻,一位无知的财主,把财产积存在仓库里,就以为把平安赐给了自己的灵魂。有的男人以权力为平安的倚靠,有的女人以美貌为安逸取利的资本,有的父母以为孩子学业有成就终生有靠;然而,为着这一切「平安」,他们不懈地拼搏,最大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平安,以致最终失去生命。

主赐的平安有甚么不同呢?我和两个孩子分享,主的平安是完全的、绝对的平安,是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论何故,这种平安仍存在我们的心内。他们经历了祷告蒙垂听的喜悦,也经受了忍耐等候的磨练,渐渐认识到我们的神不仅关注我们灵魂的归宿,也关心我们身体和精神的每一部分的需要。我们越是了解神完全的爱和信实,就越愿意全心相信并依靠祂,也就越深地经历祂所赐的平安。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24

07)奇妙可畏

我要称谢袮,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袮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一三九14

人的受造确实奇妙,科学越发达,就越发觉得生命有很多令人惊叹之处。科学测算:就拳头大小、只有半磅左右的心脏来说,每日跳动约100,800次,每年36,792,000次。流经心脏的血液每年有65万加仑,可以装满81辆油车,每辆8,000加仑。每12小时所产生的力,可以把65吨重的大卡车举起离地面一尺之高。

其实身上的每一个器官如大脑、眼睛等等,都蕴含着造物主的大能,都有无限的奥秘,让科学家们世世代代的研究都无法终结。可是我们从母腹生下,懂事之后,因为人人如此,不知道又不影响生存,因此不作深究。可是,作为基督徒,已经相信自己就是神的杰作,就当像诗人那样,从司空见惯的事中来思想、赞美神的奇妙可畏。每天亲近神,如同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粮一样。除了读经祷告,当阖上圣经,我们眼目中的很多事,都能成为赞美神的媒介物。除了我们奇妙的受造之身,我们看惯了的星辰日月、阳光雨露,哪一样不能唤起我们凡事感恩呢?心存这样的感怀,鉴察人心的神定会喜悦。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26

(08)不计退路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太九9)

作为税吏,马太放弃自己的那份差事,实在是勇气可嘉。这份工作,收入上旱涝保收且有外快可捞,地位上大小也是一个官差。虽有「汉奸」之嫌被人看贬;可是毕竟也令很多人羡慕。这个职位一放弃,罗马政府立刻就会找人填补,所以,他的退路基本上是断了;不像彼得、约翰等打渔的门徒,即使后悔,仍然可以拿起渔网,重操旧业。从这点来说,马太蒙召的精神实在值得学习。

圣经中类似例子很多,保罗甚至表示:「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我们作为得救之人,都有可能蒙召事奉。听到神的呼召,有些人会义无反顾,放弃世上的财富、地位、名誉,甚至献出了生命;还有些人在呼召面前,虽有感动,却患得患失,这种挣扎也很正常,不应该责备,只能求主怜悯和刚强。在仰望主的时候,我们不妨拿属灵前辈们作为镜子照看自己,在对比中多少会支取些榜样的力量。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28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4 10:44 編輯

(09)真正的产业

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都可以来,吃得饱足。(申十四28至29)

神拣选利未人全职事奉祂,是尊贵无比的,却没有赐他们田产,而要由百姓供应他们。这很在乎百姓与神有美好的关系,愿意遵守神的诫命,才能让他们有安定的生活。

这样的人生,看似完全没有把握;事实上却是很有把握的,因为神是他们真正的产业,祂必定亲自供应他们的需用。

我见过一些在事奉上尽忠竭力的人,教会没有善待他们;甚至以极不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们,但神却能以奇妙的方法照顾、供应他们。这证明纵然人是失信,神仍是绝对可靠可信的!

在人世间,即或我们会见到人的不可靠;但那些真正尽忠于主而背负十字架的人,走在信心路上,就能如戴维般宣告:「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
作者:师彦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35

(10)人生脚步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二十24)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十六9)

孩子们有很多的拼图游戏,有时我也陪他们玩。拼砌时并不容易,但拼完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完整有趣,美丽的画面。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就是一个拼图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图就是神给他一生的计划。拼图过程中,有很多拼片让你去试,有时一下能找准某片,有时几经周折才能发现。即使找到正确的一片,方向摆不对,也得调整,但最终还是一片一片地完成它。单看每一片,不能想象得到最后的整幅图,等到一大片完成时,常会有意外的喜乐。

约瑟被弟兄卖到埃及,看似是不幸的事件;但等到他的父亲和弟兄们在大饥荒时来埃及求生,神的计划就一目了然地显明给他们。约瑟也因此劝哥哥们「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祂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创四十五5至9)圣经中还有很多类似例子。所以人生的每一步,是悲是喜,只要我们仰望和顺服神,最后都有神为我们量身订做的美好结局。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4 10:46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7 07:37 編輯

(11)非凡的人生

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五21至24)

现代人的生活除了一个「忙」字之外,还可以用「惊」、「乱」、「杂」等字来形容;但也有些人感到自己老是活在一个呆板、苦闷的循环中,没有甚么刺激和新鲜感。创世记四至五章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家谱」,到了第七代便各自发展,如:该隐的后裔「拉麦」娶了两个妻子,生了各行各业的「祖师」,生活文化得拓展,却使人变得狂妄自大;相反,塞特的后裔「以诺」,虽然看似像其先祖一样活得十分刻板和平淡,但他「与神同行三百年」,却是难能可贵的信仰经历。

以诺与神同行,不单让神介入他的生命,与祂建立美好而亲密的关系,还让他突破生命中生与死的限制。人的生命有限,属神的儿女也不例外。但倘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像以诺般活出与神同行的人生,便是一种非凡的生活,这远比纵情于自我满足的「享乐人生」更有价值。人生苦短,求主帮助我们时刻经历到神的同在,带领我们走人生的每一步。

作者:黄建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38

(12)神的审视

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现今的世界,人们越来越追求外表的体面,被美貌、钱财、权势包裹得越发膨胀,内心却空虚、脆弱、迷惘。许多基督徒虽然听过不少道,甚至在教会中具带领的位置;但仍免不了只是追求敬虔的外表,追求在属灵群体权威的角色或领导的高位。这种追求,有时是下意识、不自觉的。举个例子,有些人不论甚么部门或活动,总要把头钻进去,生怕没有他的分儿,「不甘寂寞」似乎是这些人真实的写照;又有些人在任何场合,总喜欢成为别人的中心,要人听他的意见,操控他人的想法,心底里又喜欢比较,容易心生嫉妒,这样的人,骨子里被一份隐藏的、深层的骄傲操控着,没有真正被福音、被神的大爱融化、改变。

这样的生命,在事奉中不但不能真正建立教会,造福他人,反会带来很多问题。弟兄姊妹,我们要小心,神看人不是看人的外貌,而是看人的内心。不论外表装扮多么体面,内在的生命是否经得起神的审察,才是最重要!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0

(13)叫身服我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

梅尔(Joyce Meyer)在一次布道会中这样说:「有的基督徒明知高糖、高脂的甜点对身体无益,仍旧无节制地吃,岂不知我们是有神的人吗?神给我们的生命是胜过罪,胜过死亡,以至于复活的生命,难道我们对一块甜点没有主权吗?难道基督徒也像世人一样,不能驾驭自己消极的思想、恶劣的情绪吗?」

一位患上抑郁症多时的姊妹,因为失恋,顿然省悟,抑郁症一直成了她犯罪的借口。男朋友坦言说出她性格的弱点,令她省悟,多少年来,身边的朋友、同事是何等迁就她,她做过许多伤害他们的事。

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是谁在发令?是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吗?我们是任凭它们支配去满足它们吗?在得救以前,我们惯于如此;但如今,我们不再做罪的奴仆,有自由不再犯罪,而把自己献给义,作行义的器皿。莫待种种痛苦的经验之后才学到功课,何不及早省悟。我们敬拜的既是宝座上的圣洁羔羊,就该效法祂,付代价追随祂,像祂那样柔和谦卑,舍己顺服。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1

(14)宋尚节灵程要点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在《失而复得的日记》──主仆宋尚节日记摘抄中,他的女儿记述父亲的灵程特点,其中之一是竭力追求圣洁。1931年3月5日,宋尚节经过长夜祷告,蒙神指示奋兴教会的秘诀,就是要痛斥教会中的罪恶。只有罪恶出去,活水才能进来;因此他每天日记中必检讨自己当天的言行。日记中常出现:「神示我不洁净」,「求主审判我」,「昨夜的梦不圣洁」,「昨天对同工说话不诚实」。一发现自己有过失,必定向神认罪心才得安。

曾有人问他:「你的讲道为甚么有能力?」他答:「因为我不断地悔改认罪。」他在某日的日记中写道:「神尚未给我们非常的灵力,因我们尚未完全洁净。罪对工作影响甚大,如我真认罪,神亦必令听众认罪;如我真是完全圣洁,则所在之处必结非常佳美之果。今后只当每日省察己罪,求神示我之罪,求神赦免,则不难领全中华归主。奋兴自己,则自能奋兴一切。」

但愿我们不断竭力追求圣洁,以致主能大大使用我们和我们的教会!

作者:钱卫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2

(15)求十萬靈魂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6至17)

在宋尚節的日記中,經常出現「渴望中華歸主」等話。他向神有所要,也有所求。1931年初,他寫道:「金錢、名譽非我所求也,求主在這一年內,使我能領十萬人歸主。」在他的日記本裡夾著一張22/3/1932的天國銀行支票,親自用毛筆寫了100,000 souls,他向神求十萬靈魂歸主。在該年年底時,他又向神要20萬靈魂歸主。

他又寫道:「今後無論如何要拼命救靈魂,不論得時不得時。一羊得救比一切工作更要緊。」他向主禱告,求主將賜給約翰衛斯理、慕迪、斐尼三人的靈加倍臨到他身上。他曾對一位老姊妹說:「有哪種工作比傳道救人靈魂更快樂呢?如能多救靈魂,短命也無妨!」為了救靈魂的工作,他每年外出11個月,妻子每次生產時他都在外地領會。他在日記中多次寫道:「心實在不願離家。」在國難期間,他冒著隨時會被日機炸死的可能,忍受各種飢寒交迫之苦,到處奔波,也由於痛責人的罪惡,屢遭驅逐、通緝,幸蒙神極奇妙的保守而得以存活。

作者:錢衛樑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2

(16)多蒙主爱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

神满有恩典与怜悯,只要我们悔改,祂必定赦免。我们若肯踏出认罪悔改的一步,祂必照应许赦免我们。我成为基督徒年日越久,便越感激主赦罪之恩情;罪孽越重越多的人,蒙赦免后便越懂得感恩。

约翰牛顿(John Newton)本是贩卖奴隶的头子,悔改信主以后,他有感而发,写下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章「奇异恩典」。真的,在这世界,我们不可能避免犯罪,在我们里面没有良善,只有靠着神赦罪的恩典,我们才可以得救。诗人说:「我正说我失了脚,耶和华啊,那时袮的慈爱扶助我。」(诗九十四18)这就是神的恩典,当我们快要跌倒的时候,祂的爱仍然托着我们。

作者:莫世淳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3

(17)重价赎回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六23)

魔鬼是控告者,牠会把我们已蒙赦免的罪提出来控告我们,使我们觉得绝望;幸好有主耶稣拯救赦免,便有新的希望,我们在主基督耶稣里得的恩赐是永生。听过一个故事:当马丁路德了解加拉太书三章10至14节所说的「义人必因信得生」这真理后,魔鬼竟然来试探他,在他面前打开一个本子,里面记载的尽是他曾经犯过的罪。马丁路德看了以后,一点不惊惶,也不沮丧,他拿起笔来,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十字架,说:「主的宝血已洗净我的众罪污。」

今天,我们也要有同样的信心,知道主的宝血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以赛亚书四十四章22节说:「我(神)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神)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云雾消散后便无迹可寻,神的赦罪也是如此。祂不与我们算旧账,祂的恩典就是如此慷慨奇妙!衪只要求我们诚心的归向祂。我们是祂用重价赎回来的,怎么可以不回头呢?

作者:莫世淳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7

(18)白白称义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至12)

蒙神称义是极大的礼物,我们本不配得。有人以为做好事积功德便可以上天堂;可惜我们所谓的好与善,神都看不上眼。以赛亚书六十四章6节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既是这样,神如何称我们为义?答案在罗马书三章21至24节:「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

中国人的「义」字,很能表达「义」的标准──羊盖在我的头上。这羊是甚么羊?不是别的,乃是主耶稣。约翰福音一章29节说:「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主耶稣是代罪羔羊。当我们谦卑地到祂面前,让祂遮盖我们,做我们的主,神便称我们为义。「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八1)这就是恩典,不是靠钱财或是功德得到的。

作者:莫世淳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7 07:49

(19)转化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 与我同在; 的杖, 的竿,都安慰我。……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廿三4, 6)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悔改,神都会为我们开出路,把负面的往事化成正面的福。因为「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8)万事当然包括了好事与坏事。我的人生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甚至曾感到人生没有意义,求主带我回天家。可是,神凭祂的智慧,没有应允我的祷告;相反的,祂把我以往所受的困苦变为帮助别人的工具。

很多蒙神使用的人都有相似的经历。神把他们压碎,使他们的老我不再活跃;然后,神医治、塑造,使他们成为合乎祂心意的器皿,被祂所用。因此,如果你陷在罪坑中,不用绝望,赶快悔改,回到神的面前,对神重建信心与盼望。神的恩典大过你的众过犯,神的赦免是彻底的、是完全的。祂会拯救你,使你有新的开始,你的新生命会比旧的更美好。

作者:莫世淳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17

(20)沒有走過的路

官長……吩咐百姓說:「你們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又見祭司利未人抬著,就要離開所住的地方,跟著約櫃去……不可與約櫃相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三2至4)

約書亞記第三章記載以色列人過約但河,從中可以看見神奇妙的帶領,以及祂對選民的要求:1. 要跟著約櫃走。約櫃代表神的同在,這表明以色列人不能擅自行動;因為要走的路是新的,是他們向來沒有走過的。我們要走的路也要注意等候神的帶領,不要輕舉妄動,自尋煩惱。2. 要專心跟隨主。今天我們不但要專一的跟隨神,更要緊緊地跟隨祂,以致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神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參來四16)。3. 要自潔。神行奇事之前,祂要以色列人自潔,遠離污穢與罪惡。我們也要保持心靈的清潔,認罪悔改,免得神的作為受攔阻。4.要有信心的行動。神沒有主動地把約但河水分開,卻要祭司把腳站在河水裡,水才在上游斷絕,立起成壘(參書三13),讓以色列人能從乾地上過河。今天,如果神的旨意已經顯明,我們便要憑信心去做,不要猶疑,因為神會負責任。

作者:莫世淳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18

(21)挤兑的提醒

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廿五13)

主耶稣讲十个童女的比喻,其中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预备好了灯及油的。今天究竟我们是聪明,已经预备好;抑或是愚拙的,还没有预备好的呢?主耶稣提醒跟从祂的人要儆醒,因为祂随时会再来,审判大地及全人类,问题在我们是否确实相信祂必快来?

信念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例如香港前些时候谣传某间银行财务上有问题,那银行门前便立即大排长龙,许多存户都想尽快提款,令银行出现挤兑;因为存户都害怕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存款便会化为乌有。人为地上的财宝尚且终日儆醒,避免损失,我们为得着永恒的基业,岂不应当更加留心吗?我们虽然不知道那日子、那时辰;但我们若认真、仔细地查考圣经,稍留意现今世界的景况,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伦理和道德上,都看似已走到世界的尽头了。主耶稣提醒跟从祂的人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你已预备好了吗?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18

(22)天之骄子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1至12)

现今很多夫妇在生养孩子方面,都「贵精不贵多」,希望孩子可以得到较好的培育和照顾,结果很多孩子都成了天之骄子。父母疼爱有余;却管教不足,造成很多孩子个性倚赖,经不起压力和考验。短暂和表面的幸福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不但没有好处,还可能要付上很大代价才能弥补。

圣经中有关教导孩子的诀窍,多着重灵性、真理、品格和德行方面的培养。强调从小就要作出严正的管教;不然孩子日渐长大,很多坏习惯便积重难返。旧约中的祭司以利,就是没有从小教导儿子,以致他们任意妄为得罪神。以利虽然劝他们不要作恶,也没被他们放在心上;结果神责备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祂,令后代受到严厉的处罚。父母亲要孩子有美好的成长,长大后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不能单靠供应孩子富裕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必须按圣经的原则作出教导,就如中国三字经上的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作者:陈观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19

(23)家庭中的祭司

惟有你们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

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七25)

圣经告诉我们每一个属神的人都是祭司;而在基督徒的家庭中,父母就是神所拣选、为子女而设的祭司。父母第一有责任把神介绍给子女,他们可以借着带领孩子祷告、常常和孩子一同研读神的话语、举行家庭崇拜等来达到此目的。父母也有责任把子女带到神面前,并常常为儿女祷告。

圣奥古斯丁的母亲摩尼加就是一位以祷告养育孩子的母亲。丈夫去世后,教养奥古斯丁的责任便完全落在她肩上。奥古斯丁17岁时在迦太基、罗马求学,过着放荡的生活;慈母只能忧愁地跪在床前为儿子祈祷。这股祷告的力量有一日终于改变了奥古斯丁,借着罗马书「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十三13)扭转他的人生。以往的怀疑与黑暗全化为乌有,奥古斯丁终于悔改信主。他第一个冲动就是去告诉母亲,后来他更作见证:「我所以没有灭亡,全是母亲每日忠心祷告的功效。」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19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9 08:21 編輯

(24)小外袍

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撒上二18至19)

一代属灵伟人
撒母耳,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哈拿。她因无子而哀伤哭泣,迫切祈求,及至求得儿子,她信守承诺,甘心献上还是年幼的儿子在圣殿中事奉。哈拿又以母亲特有的细心,每年趁着和丈夫一起上示罗过节时,给撒母耳带来亲手缝制的小外袍,就是祭司的服饰给他穿上(参出廿八31至35)。我相信,每当撒母耳穿上母亲缝制的小外袍,便会记得自己生命的起始点——母亲怎样把他奉献给主。

今日我们的儿女,生命的起始点是我们对神的呈献,抑或只是我们父母亲一己的期盼、愿望?我们能否把儿女的人生全然交在主手中,为祂所用;抑或只是把个人的寄望、未能成全的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儿女是神赐给我们的产业,但他们本身更是神自己的产业;要教导他们以神的国、神的义为优先。这样,他们的人生能让神居首位,生命自然会不一样,能活出主所赐的荣耀和丰盛。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2

(25)扭转社会的母亲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六6至7)

今天很多基督徒父母因为没有耐心教导子女,轻易地放弃作父母的本份,以致引发很多复杂问题。合宜的管教应该是坚忍不拔,忍耐为怀的。

苏珊娜韦斯利是19个孩子的母亲,不但能干,且是母亲中的模范。她一生都为着她那个大家庭而奋斗,不论是在贫困、失望或疾病之时,都尽上一个理想母亲的责任,以身作则。她不会因孩子的哭泣而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在她的屋子里,很少听见孩子们讨厌的哭声。她对孩子非常有耐心,总不让自己责骂人或脾气暴躁。

有一次家中大火,约翰卫理斯幸免于难,之后,他的母亲在日记里这样写着:「我要对这孩子的灵性特别注意,因为神曾施恩为他设想,比我为他所打算的好多了。我要尽量将神的真道与德行灌输在他脑海中。」就在她持之以恒,耐心、殷勤的教育下,英国出了一位扭转社会道德水平的约翰卫理斯,影响英国社会前后200年之久。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2

(26)具远见的领袖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徒十一22至25)

门徒因受逼迫而分散,在安提阿带领多人归主,消息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他们便打发巴拿巴去协助这新生的教会。

耶路撒冷教会差派巴拿巴前去,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品格,能成为说希伯来语及希腊语成员之间的桥梁。巴拿巴具有属灵的悟性,看出神在安提阿的作为,没有催迫安提阿的信徒遵守律法的要求;反而劝他们要在信心上坚固,他的做法,让安提阿教会继续有美好的增长。

在传福音、建立教会的事上,我们实在需要一些具有胸襟和远见的领袖,不墨守成规;而能敏锐地看到神的作为,因时制宜。

巴拿巴又是不忌才,乐于与别人同工的人,他甚至去找曾经逼迫教会,当时很多门徒对之仍心存疑惧的扫罗,在安提阿与他紧密地同工,令这教会成为一所充满热忱的教会,又成了第一所差派宣教士的教会。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3

(27)接棒人

二人(巴拿巴跟保罗)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徒十四20至23)

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徒十八2至3)

保罗除了尽力布道、领人归主外,还积极做培训工作。他先后提拔了提摩太和提多,训练他们成为出色的传道人、宣教士,又教导亚居拉、百基拉,使他俩成为同工和自己的事奉伙伴,且不忘训练长老、监督等成为接棒人。

教会能薪火相传,必须着力训练门徒;而不单是吸引一些群众。前者需要背十字架跟随基督;而不是单单来听道、参加不同活动。只有真正跟随基督的人,才能在教会中成为福音的接棒人。从新约圣经可以得知,不论提摩太、提多,或亚居拉、百基拉,都是切实为福音的缘故受苦的人。这些苦来自不信者的逼迫、患难,犹太教顽固份子的逼害,以及日夜为教会的劳苦、挂虑。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福音工作真正的接棒者。

作者:林日升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4

(28)生生不息的奉献

因为办这供给的事……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林后九12)

去年底,读研究院的女儿在电话中询问我的意见:「我买一只羊?还是一头猪好?」我正纳闷,怎么作研究还要自己饲养牲畜?女儿接着说:「我正考虑送一份圣诞礼物给自己,不过,要转换一个方式,以捐赠牲畜、家禽给非洲贫民去饲养,然后,所有成果归他们。这样,我不是单单奉献金钱,乃是提供一生生不息的方法给他们,让他们享受耕耘和收割之乐。」听后,我不单同意,更提议所有家人的礼物皆以此法转送给有需要的人家。

处在这经济不景气,风声鹤唳的大环境中,我们更要为神作一好管家,顾好自己,也能及时帮助人。每想到奉献的金钱,能生生不息养活他人,并能叫人越发感谢神,我们一家已尝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祝福了!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4

(29)一生的功课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太六21)

一次,几位同学相约去探望年逾九旬的老师母,想不到,她竟提议我们每人选一件她的首饰作为留念。她的解释是:「这些物质的东西带不走,能在生前赠送给人,留为记念更好。我的心已不在这里,早就向往天家了。」

的确,我们都知道,物质的东西再好,有一天都要留下。那甚么才是我们可以真正拥有的呢?请听主耶稣的呼吁:「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 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 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六19至20)

看来,怎样对待钱财,耶稣的教导不难为人理解,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采取信心的行动。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5

(30)教会墙外

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斯四14)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主办的「CNN年度英雄」,经全球网民票选,公布得奖人选为61岁的尼泊尔妇人科伊勒,她是Maiti Nepal──母亲之家(帮助那些遭贩卖为性奴、家暴的受害女性)的创办人。17年来,在Maiti Nepal的率领下,救援了超过上万名被贩卖到妓院作性奴的尼泊尔妇女及儿童。获奖后,她表示:「过来人才知其中的滋味,贩卖人口是令人发指的罪行,是人性的耻辱。我请求每个人与我一起创建一个没有贩卖人口的社会,我们需要为我们所有的儿女这样做。」

正当我们安享在教会四堵墙内,读着大使命的经文,商议建造更大的会堂,增设更多的设施,讨论着层出不穷的人事纠纷时;四堵墙外,却有人仅为生存基本的安危挣扎着求存。这些人也是神所爱、耶稣为之而死的世人。

神岂不曾也向我们说过这样的话:「焉知妳得了皇后的位份,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对于社会的不公平,你怎么响应?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7-9 08:25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7-13 09:43 編輯

(31)改变人心之道

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诗十九7至8)

我常常感谢神让我生长在一个爱主的基督徒家庭。身为第三代的基督徒,从小印象最深的,是参加教会祈祷会、查经班、诗歌练唱、家庭礼拜……。母亲在寒暑假,最重要的事是送我们去参加神学院举办的冬令会、夏令会。而那时家里除了订《联合报》外,还订了《福音报》和《天侨报》。今天我参与灵修小品的服事,不能不说是父母敬虔的榜样给我打下美好的基础。

刘易斯.阿姆斯特朗童年贫困痛苦,孩提时便遭父亲遗弃,他在12岁那年被送进少年感化院。幸而遇上音乐教授彼得.大卫斯定期探访感化院,并为男童提供音乐训练。刘易斯很快在吹小号上显出过人的天赋,成为男童乐团的领袖,最后成为一位世界闻名的小号演奏家。今天,当刘易斯.阿姆斯特朗以温暖的微笑、沙哑的嗓声、白色的手帕及卓越的小号演奏著称,有谁会知晓他苦涩的童年?神的话语和真理感动、改变了少年人的心。神的话语和真理能使敬虔家庭的孩子一生行在蒙福的正路上;也能使不幸的孩子得着改变、更新的机会。

作者:周慈美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