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弥赛亚的比喻–新约圣经寓言阐释《第4章》 [打印本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3-2-10 23:06     標題: 弥赛亚的比喻–新约圣经寓言阐释《第4章》

第4章 敌手 The Adversary


(马太福音5:25;路加福音12:58,59)

人们通常不喜欢思考神的严肃性。许多人信神,但不愿把整部的圣经看作是他的启示录,所以只强调神性的另一面—他的善心—他们没有为这严厉的品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然而,如果神是圣洁和公义的,必要时这种严厉就会表现出来。

神是审判之神。这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水灾;人类的语言错乱;以色列事务的国内危机,当国家被首次倾覆,当耶路撒冷再次被提多毁灭。就像复仇正临近审判的那一日那样,现在对外邦人世界的复仇正在来临。

神成了他自己百姓的“敌人”,正如以赛亚书见证的那样:“他们竟悖逆,使主的圣灵担忧。他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以赛亚书63:10)。人类的敌人可能很恐怖,但当神成了敌人时,就更有理由害怕了。以色列漫长和悲惨的故事就是见证。

以赛亚的说法解答了耶稣的话,两次记录,但在不同的内容里。第一次出现在马太福音5:25,“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两节经文与上下文没有关系,因此,有人提出它们仅仅是补写的内容。可是,它们与前面的文章有密切的联系。耶稣曾指出必须严肃地处理轻蔑和鄙视弟兄的做法(22节),评价说这类冒犯行为理当以死罪惩罚。他强调了他的教义,补充说如果有人对弟兄做了某件事情,使他觉得忿怒与轻蔑,他最好不要献上祭品,而要纠正他的冒犯。否则他的祈拜不会被接受。不仅如此,而且神也会成为他的敌人,完全处罚他的误行。

“敌手寓言”神对人坚持不改对他人行恶的仇恨—这种仇恨不能使冒犯者逃脱。耶稣说要纠正你对同伴的错误;这样做了,就是要抓住机会与神达成协议,因为如果你不能趁机与神达成协议,那么你不可避免地会迎来可怕的后果。

根据在犹大实施的罗马法律,债权人有权召集他的债务人随他上地方法院。在路上的时候仍可能不经官方行为加以解决。一旦上了法院,争论双方就无权解决这个问题了,债务成了一种罪行,必须由政府解决。一旦签署了传票,讲和的时间就不多了,明智者会抓住这个机会。

旧约圣经里的两个短语解释这个机会的特点。由天神怜悯,大卫说:“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诗篇32:6)。“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6)。

第二次提到“敌手”的寓言原则上意思相同;但是,它在这里使用不像登山宝训上那样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以色列国(路加福音12:58,59)。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寓言的“敌手”是神;它的使用确认了马太福音5:25的解释,虽意思不是很明显,而考虑到全部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解释。根据路加福音的内容,耶稣责备犹太人只对天气精明,却无法识别时代的迹象。那是天罚的日子,在人类历史上没有相似之处。神的儿子在他们当中,这是神对国民最后一次呼吁。知道他们会拒绝他,灾难会在随后降临他们,他说:“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49节)?确实如此;机会之日到了尽头。因此,他催促立即与敌人达成协议。神在基督召唤他们考虑,如果他们不能与他达成协议,他们国家的自由就会被剥夺。神,他们的法官,愿意使用罗马人作为他们的官员,外邦人世界就是他们的监狱。在后一种情况下,该寓言的条件容易在发生在该国的命运中找到对应物。

该寓言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充满了庄严的警告。更为迫切的是,耶稣忠告不要畏惧人,他们的能力在现时有限,而要畏惧神,神既能指导现时又能决定未来。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