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科学&信仰]
天地之初
[打印本頁]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4-13 10:03
標題:
天地之初
世界的受造
任何研究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的四大要素:
时间、空间、物质、因果
。奇妙的是,《创世记》一章一节正将此四要素包含在内:
起初(时间),神创造(因果)天(空间)地(物质)。
圣经所启示的神,是自有永有者。万物是因他的旨意而被创造的,所以,圣经《创世记》卷首,庄严宣告
起初神创造天地
,和其中的万物。
自十九世纪以来,根据
理性主义
发展的现代科学理论假说,高举
人本主义
的大旗,否认神迹的可能,质疑圣经《创世记》的记载。过去百多年来,也有些基督徒科学家面对世俗科学的冲击,重新解释圣经,作出妥协。
但是,我们必须谨记:不应迁就科学的假说或理论,而强解经文,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胃口。因为科学理论并非绝对真理,科学观察方法有其局限,我们不当以流行的“科学”,来主宰对圣经的解释。
科学与圣经
科学是研究
自然启示
(即神在自然界赐下的启示),圣经是
超自然启示
(神直接用言语和行动的启示,超乎自然界的范围)。人必须根据
超自然启示
,才能对
自然启示
有真确的认识。
在人类犯罪堕落之后,人的理性受到罪的影响,更需
圣经
的指引,才能明白
科学
的目的与意义。人本主义的世俗科学,以
唯物论
与
自然主义
挂帅,将
自然律
绝对化,否定神迹的可能,成为了
科学主义
。
所以,
我们必须小心区分何为科学所发现的事实
,何为科学家的
解释
。千万不可本末倒置,以科学理论来解释圣经。
圣经的作者,即造物主,是一位伟大的神。
超自然启示
与
自然启示
,都是从他而来的,不会有任何冲突。科学所发现的
事实
,是不容忽视的
自然启
”,但圣经更是神的话,绝不会有任何错误。只是我们对圣经的解释,可能会有错误。我们要区分
圣经所说的
,与我们对圣经的
解释
。
毕竟,天地被造之时,你我并不在场。只有在创造主的直接启示(即圣经)引领之下,我们才能正确解释科学研究所得的间接证据。我们应当谦卑,聆听神向约伯所说的话: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
(《伯》
38:4-7
)
问天地之初
论到
起初
,当前讨论的核心集中于三个问题:
《创世记》中的一日是否是廿四小时
,
地球被造的时间距今有多久
,
创造是否包括了进化过程在内
。
根据圣经,对三问题提出回应,供读者参考:
一.创造的
一日
是否是廿四小时?
《创世记》第一至二章记载,
神六日创造,第七日安息
。关于这六
日
的时距与次序,基本上有三种主要看法:
正常日论
(
The Normal Day View
)。视每
日
为一般正常日,廿四小时,而且六日是按次序排列。
时代日论
(
The Day-Age View
)。视每
日
为一段时距,可以是长久的时代,而且六日是按次序排列。
架构日论
(
The Framework View
)。视
六日
为文体架构,以范畴来分类描述,
一日
并非廿四小时,而且六日并不一定按次序排列。
上述三种看法是对《创世记》第一至二章的不同解释,这是解经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圣经
(
不是根据科学理论
)
,来评估这些论点。
1
、文体架构
架构日论
者的主要根据是文体架构:
第一日
(日月光)对应第四日(日月星),
第二日
(天空与水)对第
五日
(天空飞鸟与水中活物),
第三日
(陆地)对
第六日
(陆上动物与人)。前三日解决
混沌(没有形式)
,后三日的范畴,解决
空虚(没有内容)
。然而,文体架构并未否定
正常日
的可能。
《创世记》使用的叙述文体,并不排除其历史性真实。同样的理由,
时代日论
也不能肯定
日
绝非廿四小时。
2
、科学考量
有些人从阳光雨水的考量,认为
六日
不是廿四小时,且
六日
并且不按时间次序排列。其理由是:植物在第三日存在,
24
小时的雨水浇灌也不足以叫植物生长。且第四日才有太阳,第三日不能行光合作用,植物不能长大。
其实,光在第一日就有了,水也早就有了。生物被造之时的大小与成长的速度,
是由神命定,神迹并不受自然律的限制
。举例来说,神造的植物动物,一出现就已是成熟的个体,并赐予足够养料,而后有源源不绝的供应(阳光雨水)。
综合上述,坚持创世的
日
绝非廿四小时的看法,并不稳当;并且坚持
六日
不是按时间次序,亦嫌主观。
3
、“日”的字义研究
《创世记》第一章的“日(
day
,原文
yom
)”,此字在旧约出现约二千二百二十五次,基本字义是
正常日
。虽然也有少数用法可按照上下文解释成
一段时间
,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指
平常日
。尤其当与
序数
连在一起使用时,都是指
正常日
。
有晚上,有早晨
,此句在《创世记》第一章重复出现,也指向
正常日
。
十诫
的第四诫命(《出》
20:8-11
):我们要
六天工作,一天安息
的原因,是要效法神
六日创造,第七日安息
,此关连性也极可能表明,创造的
日
与我们的平常
日
,是同样的。
此外,
第四诫命
叙述
六日之内
的,
日(
days
,原文
yamim
)
,旧约里共出现八百五十八次,都是
正常日
,从未用来指长久年代。
综合上述,从圣经有关
日
的字义用法来看,
正常日论
是有其充分的证据。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4-13 10:04
4
、“时间”概念
日
到底是不是廿四小时?这并非容易回答的问题。
年
与
日
都是度量
时间
的单位,并非
时间
本身。对于受造的我们而言,我们活在
时间
里,可以度量计算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谦卑承认,
时间
是奥秘,科学与哲学都不能提供终极答案。
圣经启示我们: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他是初,他是终(《启》
1:4
,
8
,
17-18
);他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诗》
90:4
;《彼后》
3:8
)。
这显明神在时空之上,他创造时间,掌管时间,不受时间限制。他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他的年岁,岂像人的年岁?(《伯》
10:5
)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
日
是指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约廿四小时;
年
是指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三百六十五天。如果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速度改变,或者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所更易,则一日就不是廿四小时,一年就不是三百六十五天。
举例来说,在水星上,一日(约地球日
59
天),很接近它自身的一年(约地球日
88
天);在金星上,一日(约地球日
243
天),则长于它本身的一年(约地球日
225
天),真是度日如年啊!
总之,
年
与日只是计算时间的相对单位,并非绝对的参考指标。所以,争论创造之
日
是不是廿四小时,并非明智之举。除非我们能确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速度从未改变,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始终不变,我们才能讨论这问题。所以,
正常日论
也面对一些解释上的困难,不应将其论点绝对化。
5
、圣经记载“六日创造”之目的
圣经《创世记》
六日创造
的记载,是精简扼要的,并非要告诉我们创造的各项细节。关于
神何时创造天地
,
花了多少时间来创造地球,一日是不是廿四小时
,《创世记》第一至二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圣经并非科学的教科书,只以现代科学理论来探讨问题。
当然,圣经叙述创造的启示,都是真理事实,也回答了一些基本的问题。然而,圣经并未为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提供所有详尽的资料。所以,
正常日论
或
时代日论
或
范畴日论
,都皆有优点,也有其困难之处。
那么,
六日创造
的启示,目的究竟何在?为要显明
创造
的形式是
六加一
:神六日创造,第七日安息。所以,受造界与受托管理此界的人类,生活周期也是以
六加一
为基本形式(《创》
2:1-3
;《出》
20:8-11
),因此,人要六日工作,一日安息,人的安息是效法
神的安息
,因为人是按着神的形像被造。
我们不要忘记圣经是
救恩之书
,是以基督耶稣为中心的救赎启示。《创世记》记载天地来历与人的被造,是以
救赎
为中心的启示:晓谕人犯罪堕落以先的状况,更彰显救赎是新的创造。所以,我们对
创造
的认识,不能与
堕落
和
救赎
的启示脱节。
六加一
有其
救赎圣约
的意义,我们必须透过研读整本圣经,明白救赎历史的渐进启示,才能明白领会(《希伯来书》
4:1-11
)。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4-13 10:05
本帖最後由 pedro 於 2012-4-13 10:07 編輯
二、地球被造的时间距今有多久?
关于地球被造的时间,圣经并未提供直接的答案。爱尔兰大主教吴歇尔(
Ussher
,
1581-1656
)根据圣经家谱,一代加一代地计算,提出
创造
之时是主前
4004
年说法。
然而,他忽略了圣经家谱的性质,即某人
生
某人,并不一定是父生子,可以是祖父生孙辈,甚至可以是某人
生
了某一谱系(即以其中最有名的人代表其族系)。
圣经所记载的家谱,既然是精简的大纲,就必须从上下文来了解上代与下代的关系。所以,要准确计算时间,就不能单以家谱来计算。
地球的年龄
的答案,可以从科学所发现的事实来讨论,但是不能根据现代流行的科学理论或假说来定案。
福音派科学家对此议题,大体上分成两派:
年轻论
与
年老论
。两者的区别是,对于地球的年龄,年轻论是以
千或万(
Thousands
)计,年老论是以十亿或百亿(
Billions
)计。
1
、年老论的论据
除了来自天文学的理论,地球年老论的根据,主要是来自地质学观察(地层,沉积石,火山石等),与放射性年代鉴定法。年老论者宣称:这些证据肯定地球的年龄,至少在四十或五十亿年以上。
一般说来,
时代日论
者与
范畴日论
者,接受
地球年老论
,
正常日论
者则接受
地球年轻论
。
地球年老论
者也有接受一日是廿四小时的,例如
间插论
(
Gap Theory
,认为《创世记》
1:1
与
1:2
之间,可有长时距的间插)。者
间断日论
(
Intermittent-Day Theory
,主张日与日之间,可有长时距的间断)。
明显的,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创世的
日
是廿四小时,又接受
地球年老论
所产生的折衷看法,并无圣经的确凿证据。
地
球年老论
的根据,
并非来自圣经
,乃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解释。其前提假设是:万物依循既定不变的发展过程,古今一致。
既不考虑地球上曾发生剧烈变化(如挪亚洪水),也不在意未有证据证明放射性年代鉴定法在超长时距(如万年以上),仍是可靠的。
因而
年轻论
者提出反论,认为地层沉积或石头形成,并非一定要那样长久时间。他们认为年老论者忽视了普世性的大洪水,对地质带来的影响变化。他们更质疑
放射性年代鉴定法
的局限性与误差度。
2
、时间的计算
事实上,要正确计算地球的年龄,须有下列必要条件:
(
1
)计时器的时间单位必须有意义且具可读性。
(
2
)计时器的灵敏度,必须符合所测时间间距所需。
(
3
)必须知道从何时开始计时,以及其计时周期。
(
4
)必须知道计时器是否归零,或是从已存时分开始增算。
(
5
)计时器是否按固定不变的速率进行,或必须知道其不规律性为何。
(
6
)一旦计时开始,计时器不能被任何方式打扰,或中途重新计时。
地球年老论
所依据的计时器,不能达至上述所有必要标准,所以,其地球的年龄,仍是推测而已。此外,前面所述的
时间概念
,也指明计时器所在的观察位置,以及测量者的解读,都不是绝对的。
3
、起点的成熟
根据《创世记》第一至二章的记载,亚当与夏娃被造之时,一开始就是
成人
,不是刚出生的婴儿。同理,神所造的大树,很可能不是小树苗,已有多层年轮;刚造好的石头与地层,已含有多层物质沉积;放射性同位素在起点时,可能已经成某种比例。
科学理论本身也不能不承认
起始点
的奥秘。以
大爆炸
(
Big Bang
)理论为例,接受此说的天文学家,都承认目前无法研究到
大爆炸
起始之前,因人类所知的时间与空间是从那时开始的。在大爆炸起始点的基本粒子,是先存在的。这些基本粒子看来已经上了年纪。换言之,在起始点的物质,看起来比
起始点
还
老
。
地球年老论
并未考虑
起始点的成熟
,以致很可能把地球看得
老过其实
。
4
、无法下定论
综合上述,
地球年
老论就科学而言,仍有许多疑点需澄清(至于
地球年轻论
也有证据支持)。因此,关于地球的年龄,笔者认为无法遽下定论。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4-13 10:07
三、创造是否包含进化过程在内?
关于
进化(
Evolution
)
,首先要澄清此词与相关用词的语意与观念。进
化
是指
进步的变化
,
演变
。简单来说,
微进化(
Micro-Evolution
)
,是
微小幅度的变化,在同类生物中衍生新品种;广进化(
Macro-Evolution
)
,则是
广大幅度的变化,演变出前所未有的异类生物
。
微进化
,如培育出新动植物品种,是我们经常观察到的事实;
广进化
,如
达尔文进化
”宣称人与猿猴来自同一祖先,则是没有直接证据的假说。
1
、达尔文广进化论已式微
众所周知,达尔文式的广进化论(所有生物都是从一单细胞演化发展出来的假设),一直缺乏直接确切的证据,矛盾漏洞层出不穷。
就真实科学的角度而言,充其量只是一式微的假说
。为何一般世俗科学家仍执迷不悟,视为金科玉律紧抓不放呢?很明显的,因为对于坚信
无神
论或
唯物论──自然主义
者而言,
广进化论
是所剩下的唯一的选择,是不能弃守的信仰。
2
、“神导进化论”的迷思
有些
有神论
者,在世俗科学的影响下,接受
广进化论
,认为神可以使用
广进化
的过程方式来创造万物,因而提出所谓
神导进化论
。这种折衷妥协,既非真科学,也曲解圣经。《创世记》
2:7
清楚说明:亚当的被造,是神吹气的直接创造行动,亚当因而成为有灵的活人。
神并未使用先存在的类人动物,将之演化升格为人(如神导进化论者所假设的),他乃是使用地上的尘土,赋之于生命。亚当是神直接的创造,是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的。夏娃也是神的直接创造,是从亚当的肋骨而出(《创》
2:21-23
),并非从动物演化而来。
3
、“各从其类”的创造
《创世记》一章重复宣告
神造万物,各从其类
,无论是青草、树木、水生物、雀鸟、野兽等等,每提及一类生物都说一次
神造它们各从其类
(
11-12
,
21
,
24-25
)。为何不厌其烦地重复
各从其类
呢?明显的,神要我们确知,每一类生物都是神的直接创造。虽然我们无法直接将《创世记》的
类
,仔细规划为现代生物学的分类法中的
科、属或种
,但是至少
神造万物
,
直接各从其类
的圣经启示,
否定了广进化的假说。
4
、圣经否定“神导进化论”
神导进化论者,面对《创世记》一至二章的清楚启示,无法自圆其说,就铤而走险,接受自由派的解释,说《创世记》一至三章是诗体结构或寓言故事,不是历史事实。
他们不能解释:为何神要用寓言故事,而不直接以历史事实来启示?
他们更忽略了:即使是诗体的文学结构,也可用来叙述历史事实。主耶稣引证《创世记》一至二章,肯定亚当夏娃是历史事实(《太》
19:4-6
;《可》
10:5-9
);福音书的家谱与保罗书信,都见证亚当夏娃被造的历史事实(《路》
3:38
;《罗》
5:12-21
;《林前》
11:8
,
12
;
15:22
,
45
;《提前》
2:13
,
14
)。
整本圣经都启示我们:神造万物的方法是
使无变为有
(《罗》
4:17
);他
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他一吩咐,就都作成(《诗》
33:9
:
148:5
)。《希伯来书》
11:3
:
诸世界是借着‘神的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这清楚指明:我们所看到的任一类生物,都不是从已经存在的另类生物造出来的。
创造绝不包含进化过程在内,所以神导进化论肯定是错谬的。
结论:从“绝望”到“仰望”
虽然人类不断探索
起初
问题,但是科学研究发现越多,问题就越多,困惑也越深。难怪爱因斯坦穷其一生进行科学研究,结论是
主是奇妙难测
Subtle is the Lor
”
(
此为其传记之书名
)
。
这正见证了圣经所说: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传》
3:11
)。人的理智有其局限,科学观察有其不准度。我们必须承认
创造
是神的奥秘作为,是人不能参透的。
不但如此,
神将‘永远’安置在人心里
(《传》
3:11
)。因此,人心企盼永恒,想要追本溯源:
这世界怎么来的?我又是怎么来的?我为何存在于此?又要往何处去
?。这是我们内心的终极关切,更是心灵深处的悸动。
Who Put Me Here
?
。这是十七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名问,也是科学家不能逃避的问题。
真实科学的研究与发现,叫人没有借口说不知造物主的存在。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
1:19-20
)。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要叫他们寻求神
.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徒》
17:24-28
)。
我们若不逃避
起初
的奥秘所引起的终极关切,则结果必是从“对己绝望”转到
向主仰望
。
人的尽头,就是神的起头。
让我们与大卫一同,向主献上感恩颂赞: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甚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眷顾他……主耶和华啊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诗》
8:3-9
)。
作者:吕沛渊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