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受难周-七日的第一日(棕树主日) [打印本頁]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07     標題: 受难周-七日的第一日(棕树主日)



[attach]1389[/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1章1~11节
  
受难周之前的主日,我们称为"棕树主日"或"棕树节",就是纪念耶稣在这一天驾临耶路撒冷城,众人持棕树枝迎接他,而从这一天开始,进入受难与复活的周期。 
 
     耶稣临到耶路撒冷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众人早已在城外一路集结来欢迎他,簇拥他们认定的犹太王最佳人选。然而在欢乐、光荣进城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耶稣错误的认知与期待。此时此刻,耶稣明知进城是慷慨就义,门徒却只想在权力上比高下(路加福音22章24节以下),有的大概只想跟著作官(20章20节以下),对于耶稣所传上帝国的福音,根本不感兴趣。至于众人,各有所需,有的希望耶稣就是那位带领他们反抗罗马政府的弥赛亚;有的是等着看耶稣的神迹,企图吃饼得饱、病得医治;有的则是以伟大宗教的信徒自居,骄傲的认为耶稣不过是拿撒勒这个小地方的先知(11节)。

     耶稣骑驴驹进城,以行动的方式纠正人们的误解,因为赋有君王身分的人骑马是为征战,骑驴则表示和平、胜利。如果我们的心就是耶稣现在要进入的城,他也许受到尊崇,但是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他?是道德完美的圣人?是思想缜密的理想家?或是供给健康、财富、幸运的神明?

默想: 
 
1."弥赛亚"、"基督"对于现代人有什么意义?   
2.你为什么成为基督徒(跟随基督的人)?
3.如何对人传扬耶稣是救主?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09

受难周-七日的第二日(礼拜一)

[attach]1390[/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6章6~13节
  
耶稣来到伯大尼西门的家,有一个妇女(约翰福音记载是马大与拉撒路的姐妹马利亚)倾倒极贵重的香膏在耶稣头上。此事引起耶稣的门徒不悦,认为这是浪费。他们设想这瓶香膏如果卖钱,可以帮助许多穷人。这瓶香膏到底值多少钱,足以让门徒生气?马可福音与约翰福音都说它可以卖三十两 银子,确实是相当昂贵的东西。
   
门徒的想法不见得有错,但耶稣却称赞这位妇女所做的是美事,并且说这香膏是为安葬用的,普天下都要纪念这件事,而他将不再常与门徒同在。显然耶稣与门徒对此事的观点有极大的差异。耶稣在这时刻将面临苦难,这妇女的香膏如同无言的安慰,门徒却为这香膏不能成为有形的价值来救济穷人而动怒。耶稣所想的是珍惜临终前稍纵即逝的分秒,门徒却只担心行善的问题,而这是平时就应该要做的事。可以说耶稣此时注重信仰的关怀、属灵的价值,门徒则比较在意社会关怀、物质的价值。这种差异可说是在圣与俗的关心上有程度与先后的不同。门徒以入世、重现实来考虑,未能感触属灵的境界,自然无法与耶稣同心而行。 
 
    人性随世俗而动,但是虔诚的宗教情操使人超越。我们注重社会关怀,而信仰的热忱与敏感度也不能忽略!这位妇女所做的,正是门徒所欠缺的。
默想: 
 
1.平日行善就是基督徒吗?  
2.上帝不需要献祭,也不住人手所造的殿,我们如何表达虔敬?    
3.当你使用名牌香水、穿名牌衣服,想想穷人与上帝吧!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11

受难周-七日的第三日(礼拜二)

[attach]1391[/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6章14~16节

这一段经文记载犹大出卖耶稣,以及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揭发这项交易的经过。犹大之所以出卖耶稣,按照圣经的描述,是为了得到赏金,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因为耶稣不愿担任反抗的领导者而萌生杀机,也有人说他并非故意置耶稣于死,只是希望藉此逼耶稣出手,但不料弄巧成拙。无论那一种原因,我们不难看出都是出于犹大个人的一厢情愿,他以自己的意愿强逼耶稣,甚至不惜以死胁迫。这些责任都指向犹大的背叛。关于这一点,路加福音却提出一个很妙的解释:"撒但入了加略人犹大的心"(路加福音22章3节)。

    犹大的背叛是撒旦的表现,也是我们多数人的写照,为了钱财、权力、情欲,背弃上帝与正义,虽然能为所作所为冠上堂皇的理由,其实不过是合理化的借口,一切还是依据自己的好恶,而最后必须自己承担后果。箴言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14章12节、16章25节)实在是很好的警惕。人心都有善恶两面,在两难中如何应对,是实际而常见的问题,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灵修、敬拜的道理吧!如此才能有属灵的思考,做正确的选择。

默想:  

1.社会、教会、家庭不合我们理想,怎么办?   
2.你曾经被朋友、亲人背叛吗?你如何处理?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14

受难周-七日的第四日(礼拜三)

[attach]1392[/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6章36~46节

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暗示犹大将要出卖他,也预言彼得三次不认主,他必定感受心如刀割的伤痛(太28章38节)。随后他带着最亲近的门徒彼得、雅各布、约翰……来到客西马尼园祈祷,在此经历了一场属灵的交战。

 
      以耶稣的神性而言,他清楚自己的使命与下场,但是在人性上又极想避免受这等苦难。耶稣祈求让这苦杯离去,显示临死前的紧张与胆怯,这是人性的真实面。他希望门徒陪伴警醒祷告,门徒却疲倦睡觉,这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孤单、无助。然而耶稣并非这样就被击倒,在祈求避免受苦的同时,他选择尊重上帝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章39节),"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太26章42节)是多么坦然的话语。


     人不能有死亡的经验,只有死前的恐惧,知其然而死的却能克服它的侵扰。耶稣面对死亡的举止,使我们想到近几年兴起的死亡学思想,当它使死亡的问题由生理与心理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的层面时,也许让人知其然而死,甚至死得安详、死得有尊严。但是耶稣凭借的不是哲学的思辩,也不是对于命运的了解,他的一句"愿你的意旨成全"是一种交托、一种顺服,因此他战胜恐惧、孤单。"起来!我们走吧!"(太26章46节)多潇洒,耶稣胜了这场属灵的争战。

默想:   
  
1.当挫折来临、孤单难奈时,是否有祈祷得释放的经验?   
2.祈祷是求上帝照我们的旨意,还是我们照上帝的旨意?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17

受难周-七日的第五日(礼拜四)

[attach]1393[/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6章17~30节

在教会圣礼中,目前基督教会只维持两项,就是洗礼与圣餐。圣餐的传统主要根据保罗的教导(哥林多前书11章),但是其根本所在,还是来自福音书的记载。照这段经文来看,耶稣的这场圣餐是逾越节的晚餐,以此与门徒话别。他以擘开的饼象征他的身体,以红色的葡萄汁(酒)象征他的血,预告他的牺牲受难。
圣餐的施行是重现耶稣最后晚餐与门徒同在的情景,如同他临在我们中间,而牧师擘饼的动作,就是将耶稣的牺牲呈现在会众面前,我们可以感同身受的体会那种神圣的爱。保罗表示圣餐的意义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所以我们透过圣餐纪念耶稣的受难,也互相勉励坚守耶稣的道直到末了。  


     今日众教会对于圣餐的意义尚有不同,有的相信经过祝谢后,饼与酒确实变成耶稣的身体和血,吃喝下去就领受救恩。但是有的认为祝谢之后饼与酒并不会改变性质,它们只是象征而已。对于这一点,加尔文说:"基督,从他肉体的实质中,将生命输入我们的心灵,而且是播散自己的生命到我们里面,不过基督实在的肉体并不进到我们里面。"也就是说当人以信心领受时,圣餐的饼与酒才有生命的作用,而我们得到的不是物质的耶稣的肉体,是他的生命。   

昔日耶稣以圣餐与门徒分享生命,保罗时的教会可能加上爱餐的形式,现在我们的圣餐应该要有这一层意义,在圣餐中与主分享生命,也与每个信徒分享友谊及所有拥有的。我们不要忘记,当初教会在聚会及圣餐中"凡物公用"或爱餐的精神,通过这种态度,基督教会才成为一个美善的信仰团体。现在有些教会将圣餐礼拜的奉献所得,做为对其他教会或机构的奉献,实在是符合圣餐的分享意义。

默想:   

1.想想圣餐中吃饼、喝葡萄汁(酒)的感受。   
2.为什么圣餐通常只允许受过洗礼的信徒参与?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19

受难周-七日的第六日(礼拜五)

[attach]1394[/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7章27~50节

圣经很生动的描写耶稣在这一天受难的情形。以今日的标准来看,耶稣受到极不人道的对待,他先被鞭打,然后忍受士兵的侮辱,又得扛着十字架走向刑场,而十字架的钉刑是一种残忍难过的死刑,让受刑人慢慢流血、干渴、最后发狂而死。耶稣与两个强盗同钉十字架,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讽他,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宗教领袖们也笑他,能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在耶稣极痛苦的时候,大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有人不忍(可能是慈悲的罗马兵),拿沾醋的海绒让耶稣吸舔,希望减轻他的痛苦,但其它人只是等着看,是否伊莱贾会来救他。耶稣又大喊一声,此处没有说明喊什么,但约翰福音记载,耶稣说了一句"成了",那是工人完工时的欢呼,是胜利、满足的字。耶稣说完就断气了。  

     这一幕死亡的景象,让我们确定耶稣带着人类难以经验的痛苦离开世间,那种痛苦似乎就是所有人的罪恶必须接受的责罚,如排山倒海般的压向十字架上。在人来看,也许认为耶稣是失败者,一切随着他的死而结束,但是事实不然,因为这是耶稣经过人性挣扎后的抉择,他的壮烈牺牲与复活是人重新认识上帝的开始。耶稣死后,圣殿的幔子由上到下裂成两半,暗示人与上帝不再有隔阂,借着耶稣而有新的关系;看守耶稣尸体的军官与士兵,看见地震、坟墓打开等不寻常的事,就说耶稣真是上帝的儿子。由于耶稣的苦痛超过常人所受,在每个世代也安慰了受苦的人,使他们有勇气面对命运。

默想: 

1.耶稣在两千多年前死,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  
2.如果耶稣承担了世人的罪,为何我们还是罪人?  
3.思想自己的苦痛是如何得到安慰?我们如何安慰受苦的人?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6:20

受难周-七日的第七日(礼拜六)

[attach]1395[/attach]

经文:马太福音27章51~66节

耶稣将复活的传言早在他死前就有人谈论了,因此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极不放心,恐怕耶稣的门徒将它的尸体偷去,附会说耶稣复活。于是他们要求官方加强坟墓的防守,总督彼拉多也同意,命令尽可能的看守。他们将墓口的大石滚上,并且封死,派兵在此看守。这样的防范仍然阻止不了耶稣复活的事发生,甚至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福音书的作者尽量让读者了解,这么严密的防备不可能发生偷盗尸体的事件,就算耶稣未死,在坟墓里苏醒过来也无法脱身。然而祭司长和众长老要罗马兵报告:"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我们要知道,法利赛人是相信死人复活的,他们这么做只是不愿耶稣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也要保住自己的颜面。
   
复活的事确实超过我们的理智范围太多,其实信仰的事有太多无法以理智解释,因为信仰语言的陈述所关心的不是科学的证据,而是信仰的意义。不论是马利亚从圣灵怀孕生耶稣或耶稣的复活、升天都是我们难以解释的,多数人只能凭信心接受,而这正是我们需要谦卑的地方,一方面我们有太多不解,难以证明,但另一方面,我们根本不必证明,因为耶稣的复活自有上帝见证在历代的人心中,所以我们能告白说:"我信。"

默想:   
1.在耶稣受难而尚未复活的这段时间里,门徒如何度日?  
2.你如何确信耶稣复活?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1-4-23 07:16

[attach]1398[/attach]


主复活显现向门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注: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28:19---20

作者: qw8568181    時間: 2011-4-23 10:30

亲爱的主耶稣,每当想到你,我们的心里就满了感恩与赞美。父啊,感谢你赐下独生子为我们舍命,担当我们的罪,让我们立下心志,让心意更新而变化,让我们一起经历与主耶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不再受旧的生命的限制、不再受罪的辖制了。“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让我们得以与你和好.感谢你藉着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再一次向我们启示了你的大爱,启示你的真理。亲爱的恩主,你是永活的救主,如今你坐在父的右边昼夜为我们代求,也为我们预备地方。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求你按着应许,保守我们,看顾我们,用你恩典的笑脸帮助我们成为圣洁,能够见证你的大能,并藉着你将一切的尊贵荣耀都归与天父。以上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1-4-30 08:11

9# qw8568181

阿们!

求你按着应许,保守我们,看顾我们,用你恩典的笑脸帮助我们成为圣洁,能够见证你的大能,并藉着你将一切的尊贵荣耀都归与天父。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aylog.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