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7642 | 回復:29 發帖
(16)父亲的形象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祂献与主,(路二22)

父神的称呼在福音书中共出现150次以上。如主耶稣称神为:父啊、父神、天上的父等等。孩童耶稣12岁时,祂的父母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敬拜神。这让我们看见约瑟在家庭宗教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主耶稣的童年也必定有很健康的父亲形象。

今天世上许多为人父者,汗流满面地忙于赚钱,而把宗教生活交给母亲去管,有的更横加拦阻。两相对照怎不令人汗颜?若作父亲的能以约瑟为榜样,作儿女的能以耶稣为效法,必将建立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合主心意的美满家庭。

一位得过普立兹新闻奖的记者,曾为文「我的父亲」,说:「当我七岁时,我以为我的父亲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他甚么都懂;当我17岁时,父亲却不如我所想象的能干;当我21岁时,比起我来,他简直一窍不通;当我35岁后,他比我想象的懂得多;我今年50岁,回想起来,父亲经常是对的!」让我们将崇高的敬意归给父亲,且在有生之年经常如此。更将终极的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直到永远。

作者:姜武城


TOP

(17)返璞归真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5至17)

在台湾因多雨而发生走山事件,200公尺的高速公路连带三辆汽车被埋,四个死者中一对是情侣,男死者用身体覆在女友身上,另一位是中年的出租车司机,还有一位是基督徒,妻子是牧师。事发前毫无征兆,过程只有五秒,人的命运就是如此难测,基督徒也不例外。

面对如此人生,你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但耶稣曾经讲过这样的比喻: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便预备把仓房拆了盖更大的,他对自己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足够享乐多年,只管安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参路十二16至21)

另一个是佛教徒所选择的,人生既然如此灰暗,不可预料,干脆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但是真正能够让我们不被物欲捆绑,却又同时能够活得积极向上的,是遵行神的话,过一个荣耀神的生活,因为「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作者:黄天赐



TOP

(18)肢体生活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罗一12)

近日教会一位姊妹颅内血管突然破裂,若非弟兄姊妹彼此扶持,她的丈夫一定无法承受如此大的打击,连我这个作牧者的,也很难面对如此痛苦的事实。基督信仰一个特色就是非常看重教会生活。我们同是神的儿女,彼此称呼弟兄姊妹;虽然本来是陌路人,如今却成了骨肉之亲。神又说,我们像一个身体上的肢体,各有各的功用,彼此互补,而且必须在一个身体里才能发挥作用,又当彼此相顾,同乐同哭(参林前十二章)。

肢体生活让我们学习真实的相爱,正因人各有不同,个性不同,灵性不同;有的灵命强壮,有的灵命软弱;有人心胸宽大,有人谨小慎微,成就了操练相爱的大好机会。

有人因为不明白这样的真理,以为教会只是听道,敬拜,或服事的地方,其实教会是神为我们设计最好的灵性学校,没有教会生活的磨练,基督徒很难成熟。你的教会生活过得如何?你有主动与弟兄姊妹来往吗?还是你只要作个独行侠?愿你的灵命因为改变了的心态,能够突飞猛进。

作者:黄天赐



TOP

(19)以善胜恶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十二17至21)

一位从中国来的医生枪杀了一位在耶鲁大学工作的印度裔医生,据悉,前者是因为数年前被一家医院开除而与后者结怨。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凶手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愤而行凶,值得同情。

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有时也会觉得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我们与朋友、邻居、同事、教会的弟兄姊妹,甚至夫妻之间也有矛盾,是否也要采取两败俱伤的作法去讨个公道呢?神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再清楚不过的教导─不要以恶报恶,反要以善胜恶。

这悲剧给我最大的启发,不是凶手采取了甚么不可取、极端、不顾后果的手段(他自己有妻儿,死者也有妻儿);而是我发现,在基督徒中很多冲突的心态和凶手的心态也差不多。如:因为觉得自己有理而不饶人,甚至对自己的至亲都如是;却不知道「理」是有观点与角度的,很多的「理」换一个角度就不那么有理了。而且我们有神的人,因深信神掌管一切,即或吃亏,也不要去争一个「理」,而是要靠着神,以善胜恶。

作者:黄天赐

TOP

(20)祷告化解压力

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撒上一10至12)

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受劳碌……不得睡……赤身露体。(林后十一23至27)

2012年统计显示,巨大工作压力导致中国过劳死亡达60万人。在全球80个国家一万六千个职场里,加班压力,中国内地占75%,香港占55%,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四。

哈拿婚后无儿无女,压力巨大,心里愁苦。她怎么办呢?哈拿哭在神前,向神倾心吐意祈求。结果,她除忧愁无压力。后来神使她怀孕。

保罗传扬福音,受苦过度,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在困境交加中,他呼求神。在经历自身的软弱中,也切切求告主。结果主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环境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他心灵有力,因为神应允他恩典够用,足以让他渡过困境。此外,保罗在祈求中得着新的领悟。原来,他是为基督受苦,因此,一切受苦压力都成为可喜乐的经历。记得:祈求可化解压力。

作者:李雅华

TOP

(21)诗歌妙用

现在你要写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传给他们,使这歌见证他们的不是。……当日摩西就写了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申卅一19,22)

摩西离世之前,神特别吩咐他将教导之言写成音符诗歌,歌颂赞美神。以美妙的音符歌颂主的诗歌,往往使歌唱者铭记在心,一生难忘。

30多年前,我在香港少年团契学唱:「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主的慈爱永不离开你(赛五十四10)……。」这短诗感动我心,让我知道神的大爱永远相随,永不离开我。

80多岁抗战勇士,年老时候悔改信主。当他临终离世时,他要求妻子为他唱出他幼年时候宣教士教导他的诗歌。原来,「主耶稣爱我,有圣经告诉我……」是他一生最爱的诗歌。这首诗歌让身经百战的弟兄心得安慰,平静安稳。这首诗歌,使他不惧死亡,安然见主。

摩西完成神的托付,写成诗歌,教导后人。今天,我们在教会或团契中,也勿忘常以诗歌敬拜主,而这些歌,必须以歌颂和记述主的恩惠、能力、本性为中心;而不是以满足人的感受为中心。

作者:李雅华

TOP

(22)哪些人较容易信主?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太四14至16)

当我们尝试与亲友分享福音时,心中总有偏见,以为谁较容易信主,谁会拒绝我们,但这想法是错的。

我有机会到一小镇做福音性的探访,其中一家餐馆的老板我已探望多次,是非常健谈的男士,加上我又认识他的一个兄弟,故此我对能带领他信主蛮有把握。终于有一天,我以为是时候带入福音的话题了;谁知一提到福音,他竟然翻脸,破口大骂耶稣、家人。结果我只有黯然离去。

但在此之前,我也遇到一个餐馆老板,她知道我的来意后,坦言自己已入道,不会信耶稣;但因我远道而来,她礼貌性地给我15分钟的时间分享福音。我就在她众多员工的包围下分享全套《三福》教导的福音内容(远超过15分钟),然后公式化地问她是否愿意接受耶稣作她的救主?谁知在众目睽睽下,她说愿意,并跟随我作决志祷告。

是的,「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我们的责任是要抓紧机会,不要有偏见,原原本本的与人分享福音。

作者:陈明斌

TOP

(23)跟随基督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有许多人从加利利……约旦河外来跟着祂。(太四18至25)

有时我觉得栽培人去跟从主比带人信主更不容易。初期的教会决志信耶稣的人往往立时受洗,甘冒受逼迫之苦也要至死忠心。浸礼也往往成为他们真心跟从耶稣的最佳考验。

但今天在自由世界信主就大大不同,往往决志信主不用有任何的付出,甚至可能是「时髦」之举。在没有甚么考验之下,我们怎能断定所谓决志者的真伪?

当然,判断的不是我们,是神!我们的责任是尽量清楚和有责任地分享福音,指明不但有极大的属天福分,更要深切悔改认罪,要作把基督放在生命之首的决志。听者若愿意,我们就不能拒绝,要引领他们作决志祷告。其真与伪,像耶稣撒种的比喻所言,总有试验的时刻与机会(参太十三1至9)。也许有些其实经不起考验;但我们应该继续忍耐,因为神的话是活泼,有功效的,有一天在神的怜悯下,也可能在遭遇更大的试炼时,他们会真正悔改跟从主。


作者:陈明斌

TOP

(24)迷失

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0至11)

近日因为和教会中一些弟兄姊妹探讨圣经中的家庭及两性观念,在互联网上搜寻一些有关的资料和影片,却无意中看到好几个人做变性手术的片段。我不怕血,也不怕看动手术的影片,但看过这手术片段后,却感到万分难过和震撼。

神创造人有男有女,身体的构造都是非常奇妙和美丽的。人因为不接受自己的性别,要动手术做出改变,某程度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摧残。然而,在今日的世代,这种「自由选择性别」的行动,却越来越得到认同和接受。

约翰福音说,这世界虽然是借着耶稣基督而造;但世人却拒绝祂,不认识祂。人拒绝自己的创造主,其结果不单是远离神,也会远离自己;就是不再认识自己是谁,拒绝接纳自己的本我。自以为活在自由和快乐之中,却是走在摧残自己的道路上。

人不认识神,不会为神带来甚么损失;却会让自己落在黑暗中,迷失方向而绊跌。而且不单是个人,更是整个世代的人一同迷失,这是何等可怕的景况!

作者:徐道励

TOP

(25)谎言

我们若遵守祂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祂。人若说「我认识祂」,却不遵守祂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壹二3至4)

使徒约翰是耶稣在世时与祂特别亲近的门徒,他在约翰福音中形容自己是「耶稣所爱的那门徒」。他跟其他三卷福音书的作者有点不一样,他常常提到「认识神」。

约翰谈到怎样才是认识神?原来认识神的人其中一个特点是,遵守神的道和祂的诫命,让他的人生活在真理而非活在谎言中。

我们身处在充满谎言的世界──人必须摆脱一切道德规范才会活得快乐和自由;又或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和性取向,随心所欲,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 ……。试想想,假设有一条鱼认为自己活在水中的范围太狭小了,必须延伸自己的活动空间到陆地上,做个两栖者。牠跳到陆地上,会有甚么后果?又或者天上的鹰觉得自己既是一只鹰,海阔天空任牠飞翔,何以牠不能潜入海中像海狮一样,又会有甚么后果?

认识神,尊重创造主对我们生命的设计,就是守神的道。唯有这样,生命才能走在正轨中。

作者:徐道励

TOP

(26)万事如粪土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8)

一次在外地旅游,看见一幢有趣的建筑物,马上停下来,打开手袋拿出照相机来拍照,就这样,钱包给人偷了。学到教训,以后旅游,只带必需的一些现金,证件、信用卡通通收起来。如此就没有甚么好怕丢失或给偷去的东西,人轻松多了,旅游也能更尽情,无挂牵。这让我发现,原来要自由很简单,就是你已没有剩下甚么可以失去的时候。

走人生的旅程不够痛快,许多时候也是因我们有太多怕「失去」的人、事、物。事奉主不够彻底,也是因为有太多放不下的,像面子、利益、感情,还有身份、地位……放不下;因为未尝过有基督如至宝的滋味。没有尝过得着基督有若至宝,也是因为没有看「万事」如粪土,总有许多「心爱的」不能「放下」。这样也就没有「自由」去拥抱那最美、最好的。对神有保留,至终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作者:邱佩凤

TOP

(27)真财宝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十六11)

耶稣在对门徒说这句话之前,说了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比喻,是有关一个「精明」的管家。耶稣对这管家是褒是贬不易看得出来;但耶稣在这里用问题来说出真理,倒是祂的风格。钱财本身不是坏的,只是它容易叫人生出贪念,所以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10);然而钱财有一个特质,就是它会有「无用」的时候(参路十六9),它的价值是人赋予它的,是相对,不是绝对的。它会成为「不义」,当它跟神站在敌对的位置时,就像那个「产业很多」的人,舍不得把他所拥有的分给穷人来跟随主(参可十21)。

我们若在「不义的钱财」上忠心,最大的动力应是耶稣这里提到的那「真实的钱财」;原文这里并没有钱财二字,耶稣是说「谁还把那真实的托付你们呢?」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那「无定的钱财」(提前六17)上能忠心,神要给我们的是那「真实」和超越的。一个豪华的房子是财富,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是真实的财富;有病能住进一流医院是财富,身体健康不需要寻医是真实的财富;有五饼二鱼是财富,能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是真实的财富。聪明的人不一定忠心,忠心的人却是大聪明。

作者:邱佩凤

TOP

(28)退到旷野

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五15至16)

名声被传扬、极多人要来听道、求医病,有名、有影响力、有能力和果效,这不是许多事奉主的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吗?若是你我,也许已陶醉其中,享受那种被拥戴、被需要的感觉,也会求「事工」越做越大,得「帮助」的人更广更多。但「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却」表明耶稣的反应有点出人意外;「退到」显示祂是刻意把自己抽离群众,而且原文有「常常退到」之意;「旷野」代表一个没有其他人在的地方;「祷告」当然是指与父神亲近。

今天我们听到不少「名牧」或「名传道人」跌倒的报导,也有好些显赫的基督徒夫妇突然宣布离婚,先前的「模范夫妻」形象一夜之间来个一百八十度翻转,带来的伤害难以估计。会不会因为这些在事奉「高峰」的人,在喝采声中忘记他们更需要常常「退到旷野去祷告」呢?

不用为在面对极多的需要中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而「内疚」,却要为靠自己就能为神「日理万机」,也不觉得需要「退到旷野去祷告」而当心。

作者:邱佩凤

TOP

(29)天上有名

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地回来,说:「主啊!因袮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十20)

跟主没有关系的人,也可以传道赶鬼(参太22至23);没有基督生命的人,也可以行神迹异能(参太廿四24),特别是在末世时候。所以耶稣在这里提醒那些跟从祂的人,不要因看见事工有果效而欢喜,看见能力的彰显就兴奋,更重要的是我们跟神有永恒的关系。

主已给我们权柄践踏蛇及蝎子,和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但我们不要只停留在「消灭邪恶」的阶段,乃要更进一步的「与神连结」。很多外显的事工看似很风光,却不一定有真实属灵的果效。圣经告诉我们:「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二十15)耶稣在这里给这七十个人的提醒,也是给我们的提醒呢!

作者:邱佩凤

TOP

(30)从远处看见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3至28)

主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候到了,却说:「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祂是不是把羞辱看为荣耀?是不是阿Q精神?还是对「荣耀」另作诠释?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称恶为善,称善为恶,难道主耶稣和他们一样更改定义?

不,主耶稣不是阿Q精神。祂没更改定义。祂甚至不唱高调,很人性地「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来五7)。

不过,祂看到了羞辱和死亡背后的荣耀。「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十二2)很多信心伟人都是这样,他们的眼界越过了今生,「从远处望见」更美的家乡(参来十一13至16)。

亲爱的读者,为甚么我们常觉失意、绝望、痛苦、悲怆……?是不是因为我们只看到近处,看不见远处?求主开我们眼睛,叫我们看到每一件不如意事后面的恩典、永生和荣耀!


作者:冯文庄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耶稣的担当

读经:太8:1 - 17 马太福音里的这段经文,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三件神迹,耶稣的目的是要担当人的忧患和疾病。保罗曾经在加拉太书教导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