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4915
- 精華
- 15
威望- 1791
积分- 16982
贡献值- 772
浮出水面高度表- 7163
鲜花- 610
- 在線時間
- 22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2-25
- 最後登錄
- 2018-10-29
|
彌賽亞的比喻–新約聖經寓言闡釋《第22章》
第22章 芦苇、城市暴风雨和玩耍的儿童 Reeds, Storm Troopers, Children at Play
(马太福音11:7;路加福音7:18-33)
施洗约翰见证一位先驱手里拿着一把扇,愿意彻底清洁打谷场。他还宣布他是神的羔羊,转嫁天下的罪孽。如果先知细看“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豫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但愿我们不会认为约翰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不确定某人要来,而是与他自己工作有联系的人。耶稣的工作不完全符合他的预期,于是他便差人问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这意味着困惑,我们或许相信:那表明信仰的缺乏,或性格的不稳定,耶稣之赞美不允许我们相信。
耶稣立即创造了许多奇迹,告诉约翰的信使把看见的事情报告约翰;当时耶稣还为约翰增加了一条有特殊价值的信息:“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因为当时约翰发现在耶稣里“跌倒的时候”;耶稣要求忍耐,相信他在做的事情。信使走后,耶稣为约翰身边的人讲解。他没有误解他信实的前辈。他们听说过约翰严厉的话;他们知道他与希罗底同流合污时对希律王的勇敢见证。他是一名优柔寡断的弱者吗?“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马太福音11:7,8)。
约旦峡谷里的芦苇尽情地成长,有时高达20英尺。它们看上去非常美丽:但要在风吹过时看芦苇!它们对每一阵微风吹过都有反应,被风儿吹弯腰,风吹过后又升起—一幅动人的画面,因为橡树是力量。约翰不是芦苇。他也不是一位油嘴滑舌的奉承者,容易相处,追求个人的欢乐,满足各种奇想。这些东西在国王的宫殿里可见。而约翰在哪里呢?在国王的监狱里。那里没有说话细声悦耳的取悦者。约翰受希律或凯撒之外另一个国王的法庭,但他当时正被他的主人“流放”。
弥赛亚当时必须忍受“压伤的芦苇”,他得忍受当时统治者灯火,不是照耀神性的思想,却在黑暗中密谋杀害耶稣,引导百姓误入歧途(马太福音12:14-21)。有些读者误解“压伤的芦苇”和“灯火”。现在神忍受两者;但终有一天会到来,人的高品质展示出来,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被抛弃掉。
约翰是一名先知,但又不只是一名先知:他是受人尊敬的人,出生在大王的面前:世上没有谁大过施洗约翰;但是耶稣补充说,他国里最小的人也比约翰大。约翰是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最大的先知。“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现在他结束了律法;先知作见证的人之一就在他们当中。一次豁免结束,另一次豁免开始了。后来耶稣说过新秩序和进入天堂者的行为。正如A.V.12节说:“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这节经文在翻译时存在一个问题A.V.视为被动态,虽然在形式上是主动态。希腊纸草抄本和第一世纪希腊语的学生戴斯曼注意到教堂守护神的题铭说“一个迫使自己进去的人”。所以,这里耶稣说他的国迫使人们注意,迫使人们抓住它。第二节帮助理解这个意思:“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犹太人相信预言将随着弥赛亚的来临而终止。耶稣说约翰是最后的先知—他在这条线上的最后链接。这种情况下,当天国的日子到来时,国王在他们当中,天国的福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困难必被克服,但努力进入的人就能得着。这个意思紧跟耶稣对约翰品质说的话。约翰诚挚、英雄和强大:那些愿意进入天国的人也必须如此。
耶稣后来说的话体现约翰是“应当来的以利亚”—显然这不应从字面上理解,而只有用耳听的人才能理解(15节)—还表明他希望他们理解约翰是弥赛亚的先驱。
市场上儿童的寓言紧跟随后。耶稣说:“这代人像谁呢?”并把他们比作在市场上玩耍的儿童,他们不会赞同。他们说:
“我们向你们吹笛,
你们不跳舞;
我们向你们举哀,
你们不捶胸。”
有些儿童说:“让我们玩结婚的游戏吧”;但其他人不愿意。“好吧,那么玩玩葬礼吧”;仍有人反对。这个游戏或那个游戏都不能使挑剔者高兴。耶稣举了这个例:约翰曾经严厉地要求大家悔改,过严肃的生活;耶稣曾和这些人在一起,参加他们的婚礼,接受邀请去法利赛人和文士家里吃饭。但约翰和耶稣都没有被人接受。那一代人就像儿童一样,他们暴怒,爱牢骚。他们不喜欢约翰和耶稣的教训,因此也没有他们的教训。
“但是”,耶稣总结说:“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智慧以及市场都有她的儿童:但智慧之子尊敬父母,为她辩护。耶稣是神的智慧(参见路加福音ii:49),理解他及他的教训的人不会与他争吵,也不会挑剔他。 |
-
1
評分人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