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4915
- 精華
- 15
威望- 1791
积分- 16982
贡献值- 772
浮出水面高度表- 7163
鲜花- 610
- 在線時間
- 22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2-25
- 最後登錄
- 2018-10-29
|
弥赛亚的比喻–新约圣经寓言阐释《第9章》
第9章 刺与梁木 Mote and Beam
(马太福音7:3-5;路加福音6:41,42)
有一段时间人们觉得耶稣的传教并不轻松。他说的每一件事情都被视为沉重与严肃,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减轻。后来有一个人发现他有一次很有趣,减轻了他们的严肃性。可以料想得到,一旦已经认识到,将耶稣的许多说法简化成诙谐的谈话就成了时髦的做法。但是,还有一种中性的观点观察基督的教义。耶稣非常认真:他催促人们注意他说话的紧迫性。但他通过某个故事幽默地解释某个要点时嘴角上挂着微笑,眼睛中闪烁着光芒。
他谴责挑剔的精神态度(马太福音7:1-2);然后使用刺和梁木的故事,显示出其愚蠢和危险。挑剔的态度表明某个人的脑子失常,根本原因在于他不知自己的缺点。挑剔的人看不见自己的毛病—真正对自己无知;否则,他不会急于批判他人。真正的麻烦在于他精神上的骄傲与自负。他就像一个人,眼睛里有梁木却想去掉他人眼里的刺。这是木匠店铺里的语言。一小块木屑掉进了工人的眼睛里,结果很痛苦。就像流眼泪冲刷异物一样,他知道要看清是多么困难,更不用说要从同伴的眼睛里巧妙地去掉异物。但批评家有一块厚木板—梁木—在他的眼睛里;当然,在这故事里梁木还在,那人无视存在是不可能的。这个故事有一种奇怪的诙谐感—但它不仅仅是对挑剔的指控,而且也是道德上盲目,如过于挑剔的可怕教训。
该故事显示一个人有重大缺点却仍会批判另一个人的小缺点。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谁没有经历过?当然这个教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特别的错误耶稣已经指明。但无论运用到什么错误,总有两倍的缺点。从这个寓言里我们可以汲取一些思想教训,什么应回避,忽视大事受鼓励—集中缺点,而有趣的事情或者好的报导却不关心。
“假冒为善的人”,耶稣称那些眼睛里有梁木的人,要他们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为什么说是“假冒为善的人”呢?这个词的意思是“演戏者”,它就使用在这个意义上。这人扮演一个角色:他扮演与自己真实身份不同的角色。法利赛人特别容易犯这样的缺点。他们在外面表现出信仰-长时间在街上祈祷,卖弄施舍,装出禁食的样子—他们一直希望被看作大人物。这对于信仰生活是一种危险。
该寓言针对眼睛里有梁木的人:当然也包括其他眼里有刺、有屑这些不舒服东西的人。缺点是,或者应该是,生活中的“异物”,有小缺点的人很愿意提供服务为他人拿掉,目标着眼最佳的人重视改正,无论这样的改正来自何方。在该寓言描述的环境下接受改正可能是生活训练的一部分,即使这种态度看起来是理想的慎重与自我消除。最近有一位作家正确地说:“对其他人的论断敏感也不消除也不提供从本质上好的。这里对自我最客观。无论什么批判只有愿意听,就当听从关于他自己的批判。这样对待,那么一个直言不讳的敌人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向他传授关于自己的朴实真理比爱他的人还要多。 |
|